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22.
论文用DEA方法测算了2005年—2015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将不同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通过Tobit模型重点分析了所有制结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个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较大,但普遍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增长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除了西部地区,所有制结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即国有企业占比越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越快。东部地区所有制结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23.
甘肃省农业碳足迹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立  赵婷 《北方经济》2012,(17):67-69
正一、引言碳足迹的概念缘起于"生态足迹",主要是指在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中所排放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气体总量。相对于其他碳排放研究的区别,碳足迹是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破除所谓"有囱才有污染"的观念,分析产品生命周期与活动直接和间接相关的碳排放过程。农业碳足迹可以系统研究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直接及间接碳排放,是构建低碳农业的理论基础,对实现低碳农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众多方面对碳  相似文献   
24.
随着低碳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忽略与环境相关的碳排放,就会对生产率度量的准确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带来影响。通过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对兼顾碳排放和3类工业废物排放量(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甘肃省2000年—2010年间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碳排放环境约束的实际全要素生产率比不考虑碳排放环境因素的估算低,技术进步是推动甘肃省工业全要素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5.
首先基于Tapio脱钩模型并利用2001年—2011年相关数据研究了甘肃省在西北五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现状中所处的地位,然后通过链式因果分解和LMDI因素分解法对甘肃省"脱钩"的原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总体呈弱脱钩状态,在西北五省中脱钩状态最好,且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源强度效应是促进甘肃省"脱钩"的主要原因,能源碳强度效应正逐渐成为促进"脱钩"的另一个原因,而工业化效应、城镇化效应、经济发展效应是抑制"脱钩"的主要原因。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了推动甘肃省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6.
积极推进多元投融资机制,合理布局制造业集聚区对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尤为重要。在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运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度2006~2021年黄河流域能源环境效率,通过空间Tobit杜宾模型研究制造业本文集聚对能源环境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并探讨异质性投资的作用。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对能源环境效率存在倒U型影响,邻地的制造业集聚对本地的能源环境效率具有正U型溢出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在制造业集聚与能源环境效率的关系中,内资存在倒U型影响,港澳台投资发挥着正U型作用,外资存在正向的线性影响;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上游制造业集聚与能源环境效率存在正U型关系,中游制造业集聚与能源环境效率存在倒U型关系,下游制造业集聚对能源环境效率不存在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本文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21年中国28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数字技术创新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在实现城市碳减排的同时,显著促进了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机制检验发现,城市科技人才数量增加、产业结构升级、政府科技支出规模扩大,是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促进数字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异质性检验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促进数字技术创新的政策效果集中在东、西部城市、成长型资源城市及非资源型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