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71篇
工业经济   63篇
计划管理   113篇
经济学   77篇
综合类   50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92篇
农业经济   45篇
经济概况   7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研究目的:利用276个地级市2007—202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内,地方政府“两手”供地策略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差别化影响,为调整土地供给策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供相应的政策启示。研究方法:面板门槛模型。研究结果:(1)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以25 438.02元(2007年价)的人均GDP为门槛,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低、高两个阶段,两阶段内地方政府“两手”供地策略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分别表现为积极与消极影响,消极影响的大小为积极影响的1.78倍。(2)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以23 694.54元(2007年价)的人均GDP为门槛,将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低、高两个阶段,两阶段内地方政府“两手”供地策略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分别表现为积极与消极影响,两者大小基本一致。(3)全国层面上,地方政府“两手”供地策略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差别化影响的转变出现在2010—2011年间;城市层面上,多数城市积极影响已经转变为消极影响。研究结论:地方政府“两手”供地策略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差别化影响具有同步、同方向的“双同”特征,有序地推进 “两手”供地策略的市场化转型,可以最大程度获取积极影响并避免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02.
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快速压缩已经成为了高光谱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现有的高光谱图像数据量大和压缩所需运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段聚类+主成分分析(PCA)与空间分类相结合的高光谱图像快速压缩算法。首先利用最大相关度频段聚类算法(MCBC)将频段聚类,接着将每一类频段用PCA压缩,然后将压缩后的图像利用聚类信号子空间投影(CSSP)算法进行图像分类,最后在每一类内利用LBG(Linde Buzo Gray)算法通过矢量量化快速完成高光谱图像的编码。在不同的压缩比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高光谱图像压缩算法能在保证良好的图像恢复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运算复杂度,实现高光谱图像的快速压缩。  相似文献   
603.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为我国省域层面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的协同提升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非参数SBM效率测算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结果:(1)2002—2019年中国省域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波浪式下降,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样本研究期内形成了以京、沪、苏、浙为核心点的复杂但相对稳定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东部发达省份在信息资源、权力、声望及影响方面优势明显,省域之间等级结构呈现强化趋势;(3)净受益板块和经纪人板块成员为北京、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发达省份,双向溢出板块成员主要位于东北、津冀、黄河中下游地区,净溢出板块成员主要为长江中下游、西北和西南地区的中西部欠发达省份;(4)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是地理邻近、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结构和城市化等因素差异综合作用的结果,资源禀赋差异、市场机制调节、政府宏观调控和信息技术进步为主要驱动机制。研究结论:优化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对于协同提升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率以促进高质量发展和践行“双碳”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4.
605.
<正>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在今年年初启动实施“营造一流电力营商环境十项提升行动”,释放助力经济发展的澎湃新动能,持续围绕让企业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称心,大力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全力提升供电服务水平”。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各级电网建设加快复工,项目前期超前开展,供电员工主动服务对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电力保障。聚焦服务高质量发展,国网唐山供电公司于2月21日发布“营造一流电力营商环境十项提升行动”,持续优化服务周到、便利高效的电力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606.
研究目的:揭示我国省域层面土地资源配置结构均衡性及其效率时空格局特征,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法、非参数效率测算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及核密度分析法。研究结果:(1)研究期内我国省域层面不同类型土地资源的洛伦兹曲线相互靠拢且基尼系数呈下降趋势,相比于2009年,2019年的耕地、园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等类型土地配置更加均衡。(2)研究期内我国省域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均值呈现两阶段变化,分界点至2019年表现为下降趋势,要素效率均值高于总效率均值,呈现出以胡焕庸线为界“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为主要的局部空间自相关类型。(3)总效率演进趋势为总体下降和省域间差距缩小;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碳排放效率低值阈值不断提高同时省份之间差距缩小;交通运输用地碳排放效率呈现阶段性变化。研究结论:2002—2019年我国省域土地资源配置结构均衡性表现为动态稳定,碳排放约束下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在时序上呈降低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正相关和锁定效应,总效率与要素效率时空分布格局非同步变化,上述特征的有效解读为合理土地资源配置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