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31篇 |
免费 | 196篇 |
国内免费 | 87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230篇 |
工业经济 | 194篇 |
计划管理 | 1003篇 |
经济学 | 747篇 |
综合类 | 950篇 |
运输经济 | 45篇 |
旅游经济 | 51篇 |
贸易经济 | 612篇 |
农业经济 | 384篇 |
经济概况 | 3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90篇 |
2021年 | 225篇 |
2020年 | 107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53篇 |
2016年 | 58篇 |
2015年 | 179篇 |
2014年 | 269篇 |
2013年 | 263篇 |
2012年 | 380篇 |
2011年 | 398篇 |
2010年 | 392篇 |
2009年 | 362篇 |
2008年 | 371篇 |
2007年 | 384篇 |
2006年 | 348篇 |
2005年 | 271篇 |
2004年 | 107篇 |
2003年 | 80篇 |
2002年 | 64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从认知视角看网络语言的生成理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艳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5):66-67
任何语言的发展都有其理据性,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网络语言的产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它的生成符合年轻人的心理需求,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符合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理论为主线,从建立社会保障的必要性、社会保障的功能和社会保障的基金来源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进行了全面考察,这些理论对我们今天建立和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郑法川 《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6):65-71
本文从公共服务需求角度出发,运用中国31省面板数据检验了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发展趋势符合瓦格纳法则,同时满足对外经济的效率假说和补偿假说;(2)民族多元化对地方政府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上期政府收入对政府支出有很大的正向影响,说明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郑建艇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25-29
公务员的各项制度日益健全完善,但由于公务员退出机制的滞后,使得公务员队伍缺乏活力。进一步健全公务员退出机制是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公务员勤政、廉政的重要保证,在公务员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围绕公务员退出问题,阐述国内外公务员退出机制的一般理论及其发展,分析公务员退出难的深层次因素,提出完善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灵魂,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价值观念的最高原则。中国传统文化在天人关系、人际关系等方面包含着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智慧。因此,充分汲取和运用中华民族创造的智慧,发挥其优势,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闽台社会在海西战略催生下的海峡旅游各品牌中,民俗旅游品牌优势凸显.应在闽台民俗旅游联动性原则和闽台民俗旅游保护性原则下进行互动开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价值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核心问题是筹集资金,而轨道交通的建设会促进沿线房地产的增值,如何将轨道交通的这种外部效益转化为内部效益是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轨道交通引起房地产价值增加的研究成果,以及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综合开发的实例论述,结合我国的发展实际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基于轨道交通的土地利用、增值与返还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细节服务的酒店形象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节服务作为酒店管理多元化发展的一个分支,对挖掘、整合和利用酒店资源,发现、赢得和稳定客户,识别、利用和树立良好的酒店形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首先从细节服务的视角出发,剖析了细节服务的关键因子及其对酒店形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细节服务的酒店形象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了相应假设;然后运用统计方法对其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基本符合本文的研究构思和假设;最后,本文就如何依托细节服务提升酒店形象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灾害发生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地方在短时间内经历着急剧的解构和重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然而,当前灾后重建影响研究聚焦于重建对弱势群体的影响,在灾后重建对地方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影响方面缺乏相应的探讨;现有社会文化地理研究对灾害与地方话题亦缺少必要的关注.研究以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镇为案例,通过访谈法,借用地理学“地方”的理论对灾后重建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此透视灾后重建背景下的地方重构过程,探寻灾后重建影响下的地方形态、功能、活动和意义的变化.研究表明,白鹿镇的地方重构特征主要体现在公共空间的升级、生活空间的变革、地方产业的转型、地方生活的转变,以及地方特性的重构和地方情感的强化等方面.灾后重建背景下白鹿镇的地方重构实质上是旅游景观、旅游活动和旅游形象对原有乡村景观、活动和形象进行替代的城镇化和现代化过程.“地震”某种程度上成为白鹿镇发展的“契机”,借助灾后重建资本和政策的支持,白鹿镇实现了地方的“新生”,不仅修复了地震带来的破坏,还突破了原有的土地和景观问题以及地方发展的资金局限,实现了地方的转型、升级和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