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8篇
工业经济   25篇
计划管理   100篇
经济学   154篇
综合类   9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89篇
农业经济   23篇
经济概况   136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1.
512.
513.
吴敬琏 《中国外资》2002,(12):50-51
<正> 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取得的成绩 中国政府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是从20世纪80年代政府办公自动化(OA)起步的。到了90年代前期,一些部门、一些地区(主要是南方开放地区)在“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方针的鼓舞下,开始建设政府机构的专用网络(内网),以  相似文献   
514.
吴敬琏 《发展》2002,(8):37-37
海外媒体对中国统计数据的不信任,引起了国内政界、学界的反驳。5月9日上午,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上海图书馆报告厅作题为《入世后的中国经济》的主题演讲时,明确表示:“海外的这些质疑并无太大根据”。吴敬琏认为,去年中国经济7.3%的增长率基本可信。“如果说中国统计数据有水分的话,这个水分也要比计划经济时代少得多。”现在一般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国有企业出于显示政绩的需要,往往有虚报多报的倾向;然而,有些民营企业(并不是指全部)为避税则会瞒报低报数字。在改革开放20年后,民营企业飞速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  相似文献   
515.
516.
2004年在“宏观调控”声中度过,虽有小惊,却无大险。然而,令人深思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稍一加速,不要多久就会因为资源瓶颈收紧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加而不得不减速调整。这种情况已经发生过多次,以后还会不会再次发生?我们能不能靠这种高投入,低效率的精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稳步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517.
吴敬琏 《中关村》2005,(11):49-56
本文是吴敬琏先生在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北京市科技金融促进会联合举行的“2005年会暨科技金融创新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全文阐述了4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现代经济学对经济增长不同模式的系统分析;二是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提高的来源是什么?三是我国工业化增长模式演变和存在的问题;四是我们转变增长模式具体该做什么?本刊上期刊发了吴敬琏先生讲话的前两个问题,本次将后两个问题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18.
今年,反映中共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发展理念的"十一五"规划将全面付诸实施,而中共十七大也将在今年召开.因此,它将是两个阶段之间承前启后之年,又是新阶段开局之年.  相似文献   
519.
中国如何打造自己的硅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一个争相建立中国"硅谷"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据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合肥、西安、武汉等十几个城市已经先后提出在今后5年或10年的时间内建成"中国硅谷"、"华中硅谷"、"西部硅谷"等等目标.  相似文献   
520.
吴敬琏 《调查研究报告》2006,(195):3-11,F0004
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在相当长时期并没有感受到最终消费的瓶颈约束问题,这很大程度归功于用出口导向政策来缓解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所带来的内需不足的问题。但出口导向政策并不能长期地维持经济稳定和有效增长。我国目前存在内外收支不平衡问题的根源正在于中国目前这种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因此,调整利率、汇率虽然是必要的,但这只是短期调节,从长期来说,实现增长模武的转变才是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