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3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从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减缓,而经济增长更令人担忧。与此同时,全球经济放缓,特别是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更增加了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已经将当前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确定为“一保一控”。9月16日央行下调“两率”,有针对性地增加市场流动性,以期“保增长”。  相似文献   
52.
2008年,中国经济将呈现三个主要趋势:第一,全年的实际GDP增长率将于六年来首次低于10%。由于信贷扩张带动投资增长,上半年的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强劲的势头。但是,受出口增长减速的影响,经济增长会在下半年明显减缓。中国的出口企业现已开  相似文献   
53.
孙明春 《商务周刊》2010,(17):66-67
2008年底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措施,成功地帮助中国政府在2009年实现了8.7%的GDP增长。我们在一年前就指出:(1)4万亿并非都来自财政刺激资金,大部分都是通过银行贷款来融资;(2)地方政府实际上的刺激项目规模将远远超过4万亿的总额,  相似文献   
54.
广东考察之行让我们对中国明年GDP增长8%的预期更有信心,尽管我们估计外需将继续放缓增长。我2008年11月去广东省作了一次实地考察,与当地的一些政府官员和银行界人士举行了会谈。这次考察的主要收获是中国政府宣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影响可能会比预期的更大,而且会更早得到实施。其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55.
【英国《金融时报》8月6日】从过热到放缓2006年4月份以来,中国政府逐步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遏制过热经济。具体措施包括上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允许人民币升值、降低出口商的增值退税、以及重新采取银行贷款额度制等。这些政策最终在2007年下半年发挥出作用,同时全球经济开始减速——由此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双重打击。一个可见的结果是,  相似文献   
56.
最新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的实际GDP增长已从第一季度的10.6%下降至第二季度的年同比10.1%,6月份CPI通胀则从5月份的7.7%回落至年同比7.1%——两项数据都低于之前的市场预期。  相似文献   
57.
孙明春 《浙商》2008,(7):27-27
随着美国经济衰退影响逐步显现,许多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暴露,最迟应在今年底以前变得相当明显。  相似文献   
58.
孙明春 《浙商》2008,(14):24-25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面临一个两年左右的下调过程,但调整幅度不会很深,更不会出现崩溃,也不会引发美国式的“次贷危机”。  相似文献   
59.
60.
200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至今已加息5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9次,并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收回了6000亿元的流动性。但是,这一系列紧缩政策似乎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10月份的经济金融数据显示,广义货币(M2)供应量的年同比增速依然达到17%,而银行贷款的增速也在继续上涨,通货膨胀达到10年来最高,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则出现了反弹。同时,2007年以来国内各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都相当火热,而股票市场也出现了多年不遇的泡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