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13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19篇
经济学   15篇
综合类   14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邮电部门开办了邮政储蓄,这本无可非议.但由于邮电部门与银行的结算关系上有它的特殊性,邮政储蓄占用银行资金的问题日益增多.在乡镇一级的营业所和邮电所之间更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一、邮政汇兑资金和邮政储蓄“收付合一”,造成邮政储蓄占用农行资金乡镇邮电所在尚未开办储蓄业务时,是通过“邮政汇兑业务往来”帐户与银行结算的(这个户头是现阶段农行对外结算中唯一允许收付合一的户头).每天营业终了,如果收大于付,就把余款存入当地营业所,当晚帐户余额在收方;如付大于收,则由营业所垫付汇兑款,帐户余额在付方.农行每季度结息时,由营业所根据该帐户每天的余额按收方、付方抄列,上  相似文献   
72.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社会经济组织,盈利作为企业生存的根本和企业存在的主要目的,一直以来都是企业主及公司股东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同时,提高盈利也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企业想要实现盈利,提高营业额固然重要,但与此同时必须要合理控制成本."开源节流"是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才能使得企业持续盈利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才能使企业的财富积累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73.
本文通过对邮政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国内外邮政产业垄断与竞争的现状、以及中国邮政改革各种方案的研究,探讨实现中国邮政产业有效竞争模式的主要改革思路。认为中国邮政改革应是一个系统配套过程,按“条”拆分、开放市场、改制等手段都是不可缺少的配套环节。  相似文献   
74.
2005年1月12日和2006年7月27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和《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京津两大直辖市未来的发展目标及功能分工,将北京定位于:国家首都、国际  相似文献   
75.
本文以中国利用外资整体战略布局中的两种引资战略为基点,研究外资企业产业结构的定位、发展变化,以及其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高等学校在新形式下如何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高等验面持续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是我国教育经济学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应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深入研究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关系,研究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77.
文章基于“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视角,从理论上剖析了工业化与产业链现代化的关联,探寻了产业链现代化的路径及其进程中农业的基础作用。在构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比较(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OECD、WIOD、UNCTAD的数据,对中国农业与制造业升级(现代化)水平,以及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挥基础作用的水平、制造业现代化水平和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以中国为代表的主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产业链现代化)的路径是不同的:一方面,与大多数发达国家以农业现代化推进工业化的基本规律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主要发展中国家是在传统农业没有得到根本的现代化改造的条件下推进工业化,因而农业发挥基础作用的水平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参与全球价值链产品内分工,从外部获得本国农业未能提供的资金、原料、市场等要素资源,并将其与本国农业能够转移提供的劳动力相匹配,成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生产要素组合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在新发展阶段凸显的全球价值链逆转性变化,提出中国调整生产要素组合方式、推进农业基础高级化是产业链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8.
贾正晞 《新金融》2010,(2):19-22
“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系统性金融动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对自身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运用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理论,从内部环境与目标确定、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控制、信息沟通、监督机制这五个方面对瑞银集团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产生巨额损失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从中引发了对我国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9.
中国引进来的两种引资战略形成了企业融入全球创新体系的两条路径。新一轮对外开放进程中,以吉利并购沃尔沃并在中国建厂为范例的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探索与实践,开拓了中国企业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又一条新的路径。国际生产要素组合新模式可能代表新一轮对外开放进程中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运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80.
通过分析广东省东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运行现状,并结合三螺旋理论、成果转化理论、区域创新生态理论等对19个创新平台的创新效能进行总体评价,探索平台在运行模式、激励机制、管理措施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通过平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