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8篇
经济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1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1.
生物共生学说的发展与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梳理了生物共生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介绍了最新学术研究状况,概括总结了生物共生的本质;概括并划分了生物共生学说在其它领域三个层面的应用与发展:第一层面将共生现象进行哲学抽象与升华并应用到社会文化领域,第二层面是将生物共生的概念体系与技术方法直接借鉴应用到科技与经济领域,第三层面是在借鉴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与拓展。本文认为借鉴与发展并重是共生理论研究与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42.
徐学军  査靓  周武静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9):89-91,96
精益生产的成功实施需要与之适配的组织变革。文章以Leavitt的组织变革模型为基础,通过比较分析组织变革的四个维度:组织结构、工作特性、人员因素、技术对比大规模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方式的不同,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操作化定义,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其制造业升级的必要保证。本文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产服务需求和生产服务供给的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的生产服务潜在需求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现实供给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最后分析存在这种差距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4.
根据袁纯清的共生假说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并通过广东制造企业的大样本统计与分析,从制造业的角度探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45.
企业的现金流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良性现金流可以使企业健康成长,而企业一旦没有了充足的现金,便可能无法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更严重的是,还有可能导致企业因无法正常运转而被迫清算.历史的经验以及近在眼前的金融危机,更使人们对"现金为王"的道理有了更深的体会,现金流比利润更能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因此,通过对企业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来做好企业现金流的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兴衰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6.
随着Internet作为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载体与表现形式,呈现了爆炸式的增长方式,而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应用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商务交易方式和电子支付方式,电子商务给人们的购物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更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送货上门"的购物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47.
供应链设计的匹配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供应链设计的一种策略——匹配策略。匹配是指供应链设计所要达到的能力要与满足顾客需求所要求的能力相一致。然后详细论述了如何获得供应链的匹配,最后就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匹配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8.
新产品开发的知识主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知识管理角度来看,新产品开发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多个知识主体:研发企业、供应商、竞争者、用户、科研/咨询机构等。首先基于知识创造理论分析了新产品开发中的知识流,并在这个基础上探讨了各个知识主体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知识作用,进而运用改进的基于企业学习能力的企业研发合作契约稳定性模型,对企业—供应商和企业—科研/咨询机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9.
一、引言市场全球化和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使供应链的合作伙伴积极寻求采购、生产、分销的协同,以实现共赢。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供应链各方通过采用信息共享与协同决策,着眼于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更有效地定位关键资源,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降低不确定性带来的成本和“牛鞭效应”,从而使得供应链的运营过程更加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50.
新型工业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分工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构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文章认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是产出变量,决定于作为投入变量的制度、基础设施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