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目前宝安城区新安、西乡两个街道辖区内的数字化分区地名已达128个。追根其源,是八十年代以来,随城区建设规模扩大、城市土地开发先后顺序所致。由于土地开发价格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在开发进程中选择了一些不连续的区片,即“飞地”。但对这些“飞地”的命名却是按照由小到大的数字顺序排列的,致使数字化分区命名存在着局部有序而整体无序,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上食品出口大国之一,主要出口食品有粮食谷物、水产品、蔬菜、水果、畜产品等。美国、日本、欧盟等已成为我国食品出口的主要贸易国和地区。但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中国制造"声誉不容乐观。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对于物流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航空物流以其快速、安全、准时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相关产业也日益成为机场周边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崛起的无锡硕放机场带动了本地区航空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但是,处于机场林立的长三角,无锡航空物流产业面对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寻求正确的应对策略成为其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曹炳汝  邓莉娟 《经济地理》2019,39(7):148-157
首先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全面测度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物流行业增长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物流业效率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物流效率呈现波动上升后缓慢下降态势,其中下游地区物流效率高于中、上游地区;物流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动和效率变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技术变动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核心因素。②影响物流效率增长的因素存在区域差距。市场一体化指数、产业集聚、政府干预以及对外开放对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物流效率及变动产生重要影响。在上游地区,影响物流效率增长的因素主要为产业集聚、经济密度和交通密度;中游地区的市场一体化指数、产业集聚、政府干预、经济密度、对外开放以及交通密度均是影响物流效率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对于下游地区,市场一体化指数、政府干预、经济密度和交通密度与物流效率增长关系密切。最后,针对研究结果,给出提高物流效率的政策建议,包括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及打造立体式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5.
无锡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学原理、劳动地域分工与协作等有关理论与方法,就经济发达地区的无锡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进一步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依托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平台,“借船出海”进军海外市场;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开辟东北巨大的市场;充分利用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生产要素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建立起新的产业化基地与市场;推进与苏北地区的深度合作,建立稳固的区域合作关系,基点是寻求互补,方向是结构升级,目标是实现“双赢”的战略重点与实施路径,为地方政府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曹炳汝  张留婉 《物流科技》2013,(11):122-125
文章通过分析江苏省经济产业分布、各港口发展情况和业务布局,得出必须加快沿海港口尤其是深水海港洋口港的开发,建立洋口港液化品物流园区,将其打造成为液化品运输的国际“接口”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相关港口液化品物流园区的发展经验,初步提出了关于洋口港液化品物流园区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依托,把乡村环境、生态、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深度体验旅游。巴拉河流域是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点,但其在黔东南旅游圈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出来,黔东南旅游圈旅游业的发展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仍不相称,通过分析巴拉河流域乡村旅游与黔东南旅游圈协同发展的必然性,提出巴拉河乡村旅游与黔东南旅游圈协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跨国公司R&D直接投资与制造业直接投资不同。通过对江苏省92家外资R&D机构现状分析,构建R&D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各个地市在吸引跨国公司R&D机构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外资R&D投资环境在江苏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减弱趋势;苏南三市投资环境优秀;而苏北地区投资环境则较差。并根据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