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8篇
经济学   33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54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伟大目标,发出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伟大号召,为提升我国国民健康水平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纲领。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精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是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健康促进的理念融入包括生活方式、环境、产业、健康服务和保障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62.
<正>城市群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当前,我国19个国家级城市群以占全国25%的土地,集聚了全国83%的人口,创造了88%的GDP。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山东半岛城市群居于全国19个城市群“发展壮大”层级的第一位,仅次于“优化提升”层(第一层级)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长江中游等五大城市群,在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63.
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首要课题,是全面改革中的"精准改革",是与以往的改革不同的新一轮改革。面对新一轮改革,必须准确把握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正确方向,确立新观念,找准新突破,采取新招数。  相似文献   
64.
一、现行邮政体制不能适应需要 目前,我国邮政体制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普遍服务业务和竞争性业务不分,邮政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独立、公正的邮政监管部门没有建立起来,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缺乏等.  相似文献   
65.
落后的政府管理体制是阻碍我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痼疾。职能冲突和重复低效管理、“社会性管制”职能弱、缺乏必要的“纵向管制”和“集中管制”、行政权利与责任不对等、行政管理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等问题比较突出。法律体系不健全、旧体制的惯性、旧观念的束缚、汽车产业本身的“吸引力”以及行政决策欠缺民主化与科学化等等,都是造成管理体制低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6.
现实中的“市场化改革”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从公正角度来看,可表现为“公正市场化”改革和“不公正市场化”改革。从近30年来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践来看,“不公正市场化”改革还比较普遍,与大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期望有很大距离,因而很多人开始反感和反对“市场化改革”。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改革中要尽力避免“不公正市场化”改革,推进“公正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67.
改革总是针对特定对象的改革。过去三十年,中国改革的对象主要表现为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谓“市场化改革”即是指将计划经济体制改为市场经济体制。到目前为止,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待完善,但已基本建立起了初级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虽然还存在许多残余,但作为一个整体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今后改革的主要对象已不再是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而是三十年改革后形成的“过渡性体制”。也就是说,中国改革的对象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68.
中国30年改革虽然也有不少问题和缺陷,但成就无疑是主要的,而且是举世公认的。30年改革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是改革本身的成就;另一方面是改革所带来的发展成就。  相似文献   
69.
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尽管也受到很大冲击,却以三十年改革和发展的积淀屹立于世界的潮头,“中国模式”成为国际广泛关注的话题。何为“中国模式”?其实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果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精髓概括进来,并充分吸纳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则未来我们应迈向“中国特色人本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市场化改革”遭到了很多质疑甚至激烈的批评,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全世界质疑自由市场经济的思潮更是此起彼伏。对此,不屑和逃避都非正途,只有谦虚听取意见,认真分析原因,尽快找到完善和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办法,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