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9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根据中央部署,我国西北陕、甘、宁、青、新五省区将成为全国重点开发地区之一。在实现这一重大战略转移中,充分发挥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并利用其居于祖国西部门户的有利地位,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对于促进这一伟大战略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才能使西北农业进一步发展,关键在于搞好水利和交通。 一、水是制约西北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 一般讲,我国西北内陆降水量少,山水时空分布不匀,地下水不易利用,因而成为干旱的地区。但是由于有阿尔泰、天山、昆仑、祁连、  相似文献   
12.
甜高粱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效益已越来越引起世界的瞩目.发展甜高粱种植已成为世界众多国家推进本国种植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现在我国城乡经济已进入一个深刻变化的时期,预计到本世纪末将有更大发展变化,人民生活也将明显提高。但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不会改变;种植业直接向社会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作用也不会削弱。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建立一个高产稳产、高效优质、生产良性循环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只有这样,农业才能更好地肩负起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任。在完成这一任务中,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高度物质文明的阶段时,我以为现时的所谓生态农业,首先是一种人工农业生态系统,它的实质内容应该是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循环过程,并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地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5.
水稻耕作栽培技术的进步,是近年来我国耕作栽培技术改进获得最多成果的领域。玉米耕作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则是我国旱地耕作栽培技术获得长足进步的显著标志,间作套种虽然是一种传统的生产技术,但是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也引起了重大变革,并在种植业的深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幅员广大,大部分属于湿润或半湿润的温带地区,还有相当大一块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为我国许多禾本科农作物提供了优越的生长条件,而且,也为各种木本粮食和油料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早  相似文献   
17.
武陵山区处于川、鄂,湘、黔四省交界地带。全区土地总面积约10.6万平方公里,境内山峦重叠,80%—90%是山地,耕地只有190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1.9%。目前,总人口达1737万,其中农业人口1575万,人均耕地1.1亩。虽然耕地资源较少,但是由于有其他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温和,热量高,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垂直地带差异明显等适宜多种生物生长发育的优良条件,因此,不仅是我国南方山区全面发展经济拥有很大优势的一块宝地,而且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一年耗用的木材约2亿立方米,超过木材年产量的3倍以上,加上种种灾害对森林的危害和人为的毁坏,使森林面积不断缩小。因此,新增森林面积的速度已明显低于减少的速度。而且,小于林业受生产周期长的制约,成材缓慢,在今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下,木材供不应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9.
20.
实践证明 ,一国畜牧饲养业获得稳定持续发展 ,是与该国拥有大量饲料资源并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分不开的。我国饲料资源虽然也比较多 ,但仍存在着利用不够充分合理 ,品种供给结构不协调和地区供给结构不平衡等问题。从饲料性质、不同来源和利用方式来分类 ,饲料资源可分成常规饲料和非常规饲料两大类。我国对这两大类资源的利用状况是 ,由于受农林种植业发展水平不高 ,科技手段落后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尚低等因素的制约 ,以致饲料资源利用方式只能因陋就简就地就近取材 ,所以目前只能停留在以利用常规饲料为主 ,兼用少量非常规饲料资源的低效益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