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37篇
综合类   12篇
贸易经济   70篇
经济概况   1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1.
市场、商品流通和商业是商品经济范畴,发展商品经济离不开发展市场、商品流通和商业。商品经济是为市场而生产的经济,发展商品经济要面向市场,适应市场,以市场为中心来组织生产。市场是流通领域,是商品流通的载体,商品流通是市场运行的内容,是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交互作用的结果。发展市场中心就是要扩大商品流通去作用于整个商品经济,并通过商品流通中供求的变化、价格的变动、流通规模的胀缩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商品储存的增减和商品流通的动向去影响商品经济各个主体的活动。市场是商业活动的经济领域,而商  相似文献   
112.
(一)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民主革命的过程中,一贯把合作社运动和群众的革命运动密切地联系起来,把它当作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早在1922年安源大罢工取得胜利以后,便办起了安源工人消费合作社,于1923年2月7日正式开始营业。这是在党领导下开办的第一个中国工人自己的经济组织。它的成立对于抵制商人、路矿资本家和工头们对工人的重利盘剥,减轻工人的生活负担曾经起了很好的作用。例如合作社不仅卖给工人价廉物美的商品,而且还替工人兑换矿票。当时矿上用矿票给工人发薪,这种矿票不能在市场上  相似文献   
113.
孙冶方同志不仅强调社会主义条件下组织流通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而且认真地挖掘“无流通论”的社会历史根源,探讨组织好社会主义流通的途径和方法。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孙冶方的流通理论中,曾对轻商思想的根源从理论、实际和历史等方面作过分析。他的分析是切合实际的,但比较扼要。现在我们结合自  相似文献   
114.
我在《消费对交换的制约》一文中,论证了消费对交换,从而对生产的促进作用。现在谈谈交换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消费制约着交换,交换也制约着消费。交换对消费的制约,主要表现在: (1) 交换能够实现消费的需要 生产决定消费,首先是因生产“为消费提供材料、对象。”①因此,生产能够满足消费的需要。恩格斯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  相似文献   
115.
合作经济是一种公有制的经济,是劳动者为了维护和发展自身利益而联合和组织起来的经济。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即有了一定程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劳动者必须联合起来才能抵制资本的剥削和掠夺,才能克服个体经济力量的单薄而组织起强有力的规模经济去发展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16.
社会主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单位。社会主义商业要发挥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完成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担负的任务,一定要通过它的企业,通过它们的经营管理活动来完成。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使社会主义商业企业能够成为真正的商业企业。但是,以往在我国的商业体制中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和弊端,毛病之一就在于没有正确处理好国家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关系,不承认社会主义企业活动必要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17.
118.
一、合作制和股份制的类同和区别 合作制和股份制作为集资的形式,都是从事商品生产或商品经营的组织,都要盈利,都不是独资的经济体,而是由两个以上的投资者集资入股进行的经营。比之独资经营的经济体来说,集资入股的经济体一般说资金要雄厚。因而,合作制和股份制的经营规模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扩大。  相似文献   
119.
加盟国际港口城汕头需添几多柴?文/林文益十余年来,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汕头经济特区,不仅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有了相当规模的向外型农业,而且在传统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有了感光材料、超声电子仪器等技术产业。更可喜的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交通状况大大...  相似文献   
120.
<正> 在经济的运行中,生产是根本,是基础,消费是目的,是引起再生产的动因。交换(流通)是中介,是生产和消费之间必然的联系。它使生产得以转入消费,既实现生产的目的,又满足了消费需要。为此,生产在经济中处于决定的地位,它决定着经济中其他诸要素。因为在单一的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是起点,只有从生产开始才能进行分配、交换,最后进入消费;因为只有生产,才有可供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对象,然而其他诸要素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对生产起决定性的反作用。其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体现着生产目的的消费。一切生产,归根到底是为了消费,离开了消费这个目的,生产就失去意义。既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生产就必须适应消费,按照消费需要来进行生产,否则,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满足消费需要,就没有使用价值。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