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7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32.
33.
经济领域中所发生的失信行为表现为违约。违约大抵可以分为:(1)对于共同签署的正式合约的违背;(2)拒不履行口头承诺;(3)不遵行有关经济交往中惯习所隐古的约定。无论是哪类违约行为,都侵害了交易对方的利益,妨害了社会经济秩序,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大和社会经济绩效的降低,从而危害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违约侵害有关的财产责任的落实,必须得到产权制度的支持。政府规制违约行为的实质正是保护产权。  相似文献   
34.
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原有的社会信用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发生了巨大变迁的工业社会。面对匿名社会中不熟悉的经济交往对象,人们需要有可信任的了解对方信用信息的渠道,以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以及会计审计机构为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因此在西方社会应运而生。社会信用体系是信用主体信用行为和信用状况的簿记,是记录信用行为并载入信用信息数据库,以及信用评级等的技术系统。在现代匿名社会中,必须依靠这一技术系统提供的信息基础,既形成对失信行为的社会惩罚机制,又为信用制度有效发挥法律惩罚作用提供技术支撑。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业已成为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35.
论启动经济的理论基点和政策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6.
37.
本文在对债务融资的国民负担进行描述的基础上,给出了含有非排挤性投资的政府跨时预算约束,从而证明了政府非排挤性投资的积极作用。同时,根据多马的研究范式,进一步给出了含有税收增长率的最大可承受国债规模的决定条件,并对我国目前的财政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没有使我国的国债规模与赤字规模超出国民经济可承受范围,我国的财政政策仍然有相当宽余的实际运作空间。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待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分析改革的特点并进行经验总结。国企制度变迁过程具有诱致性因素和强制性因素交互作用,但强制性因素起主导作用的特点。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也是一个经营者与政府反复博弈的过程。国有企业逐渐成为市场主体,最终实现同市场经济体制的契合是改革所坚持的目标;政府的明智抉择是民间的改革创举得以推行的决定性因素;正确对待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国有企业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