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50篇
财政金融   934篇
工业经济   405篇
计划管理   1708篇
经济学   1081篇
综合类   452篇
运输经济   105篇
旅游经济   23篇
贸易经济   1151篇
农业经济   651篇
经济概况   1182篇
信息产业经济   37篇
邮电经济   181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427篇
  2009年   457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335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51.
152.
绿色财务管理的短期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生态问题日趋严重,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人类自身行为造成的,人们虽然已经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其危害性,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类的这种破坏行为并没有真正停止或减少。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它的行为对生态问题的影响非常重要,所以必须改变企业的经济行为。作为经济主体其目标就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只有保证其有一定经济利益的情况下,来改变其行为以利于解决生态问题才是可行的。鉴于此,本文从市场上各类企业的经济行为特点入手,来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3.
"十五"计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报告利用目标一致性评估方法,对“十五”计划的实施情况(2001~2004年)做一初步的后评价。对“十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体系的五大类、26个主要指标和近百个分项指标的定量比较表明,“十五”计划实施情况总体良好: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对外开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改善,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速度初步抑制,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科技和教育进入黄金增长期,可持续发展事业取得新进展。“十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本世纪前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了一个好局。“十五”计划提出的规划目标绝大多数按期实现或能够基本实现,部分目标已经提前或超额实现,只有少数目标与当初规划偏离较大,主要包括:(1)产业结构调整偏离了原定目标,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长缓慢,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更加突出;(2)就业结构调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第二产业资本深化排斥劳动力的同时,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减弱,“高增长、低就业”的问题更加突出;(3)能源需求增长过快,供需矛盾更加尖锐,煤炭生产和消费超常规增长,能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更加突出;(4)主要污染物排放先下降后上升,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酸雨污染加重。“十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几个主要偏差,表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规划设想没有能够实现,增长模式粗放的问题不仅没有明显改观,还出现了增长质量下滑的问题。“九五”期间通过大规模结构调整,我国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能耗和污染排放总量下降的趋势,而进入“十五”,特别是2003年以来,投资驱动和投资效益递减成为主要特征,经济增长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增速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度上升,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逆转。“十一五”规划需要将转变增长模式继续作为中心任务,核心是改变“资本高投入、就业低增长、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特别是要转变工业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4.
建国以来,湖南地区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资源利用不尽合理,以致生态失调,生产不够稳定,山区人民生活较为困难。一、湘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 1.土资源、水热资源丰富,为农业多熟制生产和经济作物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湘南地区为省内人口较少、耕地比较多的地区之一。全区土地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98.8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16亩(全国人均1.19亩);垦殖指数12%,  相似文献   
155.
沙湾县绿洲生态农业开发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的绿洲农业是改造荒漠干旱特征形成的,要使其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建设绿色植被,改善生态环境。首先是绿洲边缘绿色植被的建设,其次是大搞绿洲内部夹荒地的植被建设,第三是发展稳定的老绿洲内的高功能高效益的集约化农业,包括举足轻重的庭院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56.
最近,一个长期默默无闻的名词“子波”在科技信息产业的舞台崭露头角,逐渐引起各方注意。这是一种数学方法,用它取代传统的傅里叶变换对各种地震波、声波、无线电波、雷达波和图象信号等进行分析、处理,将取得前所未有的效果。子波方法包含一些复杂的等式、规则和运算,然而其基本设想却很简单。这就是通过计  相似文献   
157.
□股份合作企业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党的十五大对合作制经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上海的股份合作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有较大的发展,至1997年底共有11300余家,但以后的五年中,却少有发展,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员工与经营者之间、企业股金结构变化引起的分配及企业转变性质改为公司制等问题产生的矛盾,不仅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还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这些问题有其历史原因和体制障碍还有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因而值得认真地研究,求得解决的对应措施。上海体制改革研究所所长胡雄飞博士对此作了充分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见第13页)  相似文献   
158.
煤炭资源由于其赋存的地层深度、形成年代、地质结构等的不同,造成原煤在性质、所含其他矿物成分的差异,从而也决定了原煤的用途各异.因此,为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应根据煤炭资源的性质、所含其矿物成分及其含量高低,研究煤炭资源不同的用途,建立煤炭资源层级利用循环模式,做到物尽其用.  相似文献   
159.
论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本田 《技术经济》2004,23(6):14-16
所谓新兴主导产业,就是针对各地区不同的特点,其发展能够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能够有效化解目前主要困难,从而有力推动各地区均衡发展、扩大就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产业。①经济的发展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空间。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CDP增长率远远高于世界上许多国家。但我们也要清  相似文献   
160.
针对城市型景区内旅游者和日常访问者相互影响的现象,提出“共处”空间概念,从“空间-行为”关系视角总结“共处”空间的时空特性,形成“共处”空间判别依据。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问卷调查,将人群行为划分为互不干扰、围观及参与、干扰及冲突3类,从空间优化与管理角度对列入公园年票体系中的城市型景区提出建议,梳理2类人群关系,提高游憩体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