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9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在"次贷"危机、此轮"欧债"危机和海外市场做空"中国概念股"等一系列事件中,信用评级机构都无法提供正确的参考信息,从而引发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诸多争议。从金融法学的视角对"谁成就了信用评级机构"和"该对其采取何种监管模式"这两个争议展开分析,认为与自身声誉说相比,法律壁垒说更能解释信用评级机构的壮大和垄断,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让信用评级机构重新重视自身声誉,并消除法律中强制使用信用评级的规定成为重要的改革方向。监管模式上应采取监督和自律混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和兴起原因的基础上。通过与传统IPO比较。对基于便利联盟的私募IPO的优点进行详细解读.并以“鱼与熊掌兼得”加以概括:然后介绍了与私募IPO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创新——便利联盟的特点和便便利联盟对发行人的好处,最后指出我国应当加强对私募IPO的研究,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A股IPO折价及其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IPO折价现象本身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来看,我国IPO折价率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不断下降的趋势,而IPO制度变迁与我国的IPO折价率变化密切相关。坚持IPO制度改革的市场化方向,重点修补目前的询价制度漏洞和向注册制转化是我国IPO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宿昕  谢金静 《征信》2011,(5):7-10
针对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等一系列事件中的非正常表现,从信用评级机构自身的视角对信用评级提供的信息价值、评级结果公正性和问责机制等争议问题进行剖析,得出以下结论:评级程序和信息来源不透明使得评级结果与事实不符,导致评级信息的价值大打折扣,提高评级透明度是大势所趋;发行人付费模式引发的利益冲突使得评级机构的公正性大受...  相似文献   
15.
SCP范式的拓展及其在我国IPO市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理清SCP范式演进过程的基础上获得一些启示,然后考察我国IPO市场的现状和特征,对SCP范式应用到我国IPO市场进行可行性分析,发现由于市场的特殊性,需要对SCP范式进行改进和拓展。通过拓展SCP范式,建立了一个四因素的双向动态的SGP模型,最后将其应用到我图的IPO市场中来,着重从制度变迁和行为金融的角度对我国IPO市场的外部环境、制度变迁、市场主体行为变化、IPO市场效率改变等之间的关系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既有研究基于不同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和样本选择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选取沪深股市成立以来至2008年5月30日的数据为样本,利用R/S分析法这一非参数方法对我国股市有效性做进一步的探讨.实证结果表明:沪深两市均为一粉红噪声过程,我国股市尚未达到有效.  相似文献   
17.
作为提供服务的核心载体--物理网点对传统银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新常态和金融科技双重冲击下,传统银行物理网点功能有所弱化,转型成为必然要求。本文基于新常态和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物理网点双重冲击分析,利用商业银行网点选址布局模型分析银行网点转型趋势,并借鉴国内外转型成功案例的经验,提出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