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36篇
农业经济   225篇
经济概况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1.
三、坚持粮食基础观多管齐下兴粮业客观经济规律和我国粮食需求预测表明,粮食在“食物链”中作为第一性产品,在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212.
中共中央[1985]1号文件指出,从今年起国家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这是我国粮食收购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商品经济采取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今年是实行粮食合同定购的第一年,农民在观望,干部在摸索,各地对粮食合同定购的理解和作法各不相同。有的认为,把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这不仅是收购方式的变化,而且是变行政方法为按经济规律办事,应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平等协商,不能层层分指标硬性摊派。有的认为,粮食合同定购是指令性的,必须层层分摊指标。这两种办法从调查的情况看,前一种办法效果较好,农民易接受;后一种办法,农民则认为和统购没什么两样,甚  相似文献   
213.
所谓“二高一优”农业,基本内涵包括如下基本点;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由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和居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需要,以现代科技为先导,以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为原则,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平等竞争为动力,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为方针,走挖掘潜力、扩大内涵效益和扩大外延效益并重的路子,把中国农业推向一个新阶段。在“二高一优”中,所谓高产,就是提高单位投入的产出率,象种植业单位面积产量,动物饲养出栏率等。所谓优质,就是农林牧渔等各种产品的品种新,营养高,风味佳,外观美;同时食用安全,无公害。所谓高效,就是价值高,单位投入收益多。换言之,要把  相似文献   
214.
对我国粮食安全态势和趋势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9年以来,我同粮食连续4年减产,各年度的总产量小于总需求最,产不抵淌,需动用库存。但是由于国家粮食库存充裕,所以粮食总供给最还是大于需求量。据计算,从1999年到2002年全国粮食总需求量从47068万吨增长到48821万吨,粮食总需求量增长了1737万吨。同期,粮食总产量减少5079  相似文献   
215.
人类在世纪的觉醒中.包括农业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观产生了飞跃,发生了质变,即由传统的经济、社会与生志环境等“三维分离”的非可持续发展观转变为“三维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现;逐步建立起“三维复合系统”的内部协调关系: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从而圆“绿色之梦”,开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道路,这是涉过漫长曲折的发展道路、“沉重代价而换得的,的确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216.
一、目前我国粮食供求的态势从1999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4年减产,各年度的总产量小于总需求量,产不足销,需动用库存。由于国家粮食库存充裕,所以粮食总供给量还是大于需求量。据计算,从1999年到2002年全国粮食总需求量从47068万吨增长到48821万吨,粮食总需求量增长了1737万吨。同期,粮食总产量减少5079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从387.3公斤下降到357公斤。目前在学术界以及实际工作部门,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看法见仁见智,大相径庭:有的认为,中国粮食问题已经过关了,现在主要矛盾是挣钱,有钱就有粮,说什么“中国吃粮不用怕,外国有个加拿大”。在这…  相似文献   
217.
我国大豆产业的特点、隐忧和出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大豆是我国一项重要民族产业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古称之为菽”,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开始种植,在世界大豆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迄今,大豆产业仍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族产业。所谓大豆产业,是包括大豆生产、贸易、加工、物流、研发及其相关服务活动在内的国民经济的相关部门和行业。在当今中国,大豆种植面积接近968万公顷,总产量高达1700多万吨,为5000多家油脂加工企业提供大豆原料,大豆油年产量在590余万吨以上;在大豆油的消费中,食用消费量超过760万吨,工业及其他消费量约为80万吨,预计进口大豆油230万吨。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  相似文献   
218.
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1月28日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食物纲要》)。它是在全面系统总结《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观要(2001-2010年)》实施基础上,站在时代的新高度,制定的新《纲要》。它是在国务院领导的关怀下,对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和各部门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历经许多次修改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19.
长期以来,我国以占世界耕地的40%和水资源25%的人均资源量,生产的粮食总产量高居世界首位,保障了占世界22%人口的丰衣足食,这一成就来之不易。但从生产、加工、储运和消费的全过程看,我国粮食资源浪费和损耗也十分惊人。这其中既有技术性损耗,也有人为浪费,还有政策性损失。存在的问题及影响目前,我国粮食资源浪费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粮食收获后储运物流环节损失严重。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都采用了先进的储粮技术,在大幅降低储粮损失率的同时,保持了储粮的品质质量。但在农村,粮食  相似文献   
2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