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7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以工业化为动力,以人的现代化为最终归宿.农村城市化则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化的社会进程之一.为了加快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1992年7月,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特区农村城市化的战略决策,初步完成了特区的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居民的转变这一富有历史意义的转折.10年来,特区农村城市化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提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创造出有益的经验.今天,我们正面临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如何着眼这个总目标,用现代化统领城市化,用城市化推动现代化,积极探索一条加快深圳农村城市化,提升深圳城市化水平的新路子,是一个亟待回答和解决的重大的现实与理论问题,这对于总结深化特区内的农村城市化工作,推进特区外的农村城市化工作,乃至增强深圳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正> 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5周年之际,我们重温他在视察深圳时要求深圳要在造社会主义香港方面带个头的重要指示,对于我们维护香港的长期稳定繁荣,对于特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好地发挥“四个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24.
深圳特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大量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几年来“三资”企业工业产值年均增长70%,目前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6.3%,工业出口产值占全市工业出口总产值的78.3%,“三资”企业已成为深圳外向型经济的主体。正确认识“三资”企业的作用深圳特区这几年经济发展得比较快,有活力,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引进外资和发展“三资”企业。11年来,“三资”企业在深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26.
京九铁路是纵贯我国南北的又一条交通大干线,穿越九省市、20个地区、98个县市,辐射区约50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达2亿,沿线地区的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15%。京九铁路的开通,使我国中部地区形成了一条新的、南北向的经济增长带。深圳特区作为中国改革的“试验场”、对外开放的“窗口”,大京九的“龙尾”,将从这条新的南北大动脉和世纪之交的新崛起的经济带上获得什么新的发展机遇,扮演什么角色作用,是深圳需要面对和回答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7.
28.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政策引导,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  相似文献   
29.
深圳:如何应对服务业市场的全方位开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服务业(第三产业)在一个地区整体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显重要。据权威资料显示,近年来服务业增长在发达国家或城市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平均已达60%以上。最高的甚至达80%以上。而中国入世,将向外商全面开放服务业市场,这为我们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规模的吸引外资,加快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目前,京、沪、穗已为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服务业展开竞争。上海较早前已提出要全面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服务业,其他城市也纷纷提出要发展金融、物流、旅游等服务产业,致力成为有更大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服务业中心或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30.
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以工业化为动力,以人的现代化为最终归宿。农村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了加快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1992年7月,深圳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特区农村城市化的战略决策,10年来,深圳初步完成了特区的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居民的转变这一富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特区农村城市化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提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创造出有益的经验。今天,我们正面临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如何着眼这个总目标,用现代化统领城市化,用城市化推动现代化,积极探索一条加快深圳农村城市化、提高深圳城市化水平的新路子,是一个亟待回答和解决的重大的现实与理论问题,这对于总结和深化特区内的农村城市化工作,推进特区外的农村城市化工作,乃至增强深圳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