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8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8篇
经济学   20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34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乡(镇)村财务关系,本质上是农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体现的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也可以说是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然而,建国后,我国乡(镇)、村、农民之间的财务关系长期以来是不清晰、不规范的。人民公社暑期财务资源的“一平二调”,改革以来日益严重的知己集资、知己摊派、知己收费及知己支出等,都反映了这种不规范特征及危害。目前的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是乡(镇)材财务关系(主要是分配关系)的重大调整,它对乡(镇)、村、农民之间的财务关系势必产生重要影响。如何适应税费改革,完善乡(镇)村财务管理,规范乡(镇)村财务关系,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理集结和实践问题。本文将通过简要回顾建国以来我国乡(镇)、村、农民之间财务关系的历史沿革,并运用现代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加以评析,试图对分析当前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下的乡(镇)、村=农民财务关系,以及完善乡村财务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2.
43.
44.
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是文化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保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实践探索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特殊性为逻辑起点,认为构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新体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框架、落实出资人代表机构职责权限、分层分类深化文化企业改革,优化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以特殊管理股制度、公司治理、激励制度为重点,加快形成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财政扶持方式创新、分层设立专项投资基金,探索并创新国有文化企业社会效益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45.
随着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的加快,经营者报酬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也取得了较大成效。本文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试点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对各自的特点作了概括;同时,对我国股权激励的特征及遇到的障碍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6.
解读“公允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被视作是此次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一大突破.然而,对此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有人为其大唱赞歌,有人则对其忧心忡忡.因此,只有理解公允价值的内涵、了解国际国内公允价值的运用情况,才能真正理解新的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47.
基于农村公共品资金的监管视角,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先后使用无限期重复博弈模型和KMRW声誉模型来解释基层政府声誉机制对农村公共品融资机制的影响。结论是,由于高额的监督评价成本等约束因素造成基层政府的临界贴现因子过低,导致基层政府缺乏注重声誉的激励;而声誉机制作为基层政府信守契约的隐性约束因素,对于促使基层政府保证公共品资金使用绩效,提供符合农民意愿的、高质量的农村公共品至关重要;声誉缺失可能引致农村公共品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公共品供给匮乏。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以国资委和国有独资企业(集团)的财务关系为研究起点,从制定企业负责人考核和奖惩的程序和方法、国有企业监事会委派制度、国有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监管、财务会计报告制度四个方面构建了国资委对国有独资企业(集团)的财会监管框架及运作要点。  相似文献   
49.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报酬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环境 ,充分考虑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权结构的特点、企业报酬制度的现状 ,借鉴国外经营者报酬制度的成功做法 ,设计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报酬制度。具体包括经营者的界定、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的结构、计算依据及支付方式等。  相似文献   
50.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的关键时期,数字经济发展也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本文从制度、市场和企业等维度分析会计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实逻辑,认为会计凭借其信息价值和管理权力在数字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数据要素市场发育、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价值创造等方面发挥功能作用.新一轮信息革命带来的产业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及其所催生的社会生产方式、产业形态、产业组织的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化,要求会计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为支撑进行自身变革创新,以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地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