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35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51.
52.
我国民营企业集群现象首先出现在经济开放度较高的地区,如浙江宁波、温州地区(服装行业)、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家用电器行业)、江苏的环太湖地区(纺织行业)和福建闽东地区(电器、制鞋行业)等。认真总结我国民营企业集群发展的特点,分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推动我国民营企业集群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3.
国内最新一项研究表明,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岁,不少企业在积累了数亿万资金之后的短短几年就急剧衰退,并销声匿迹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有“生”,有“死”这本是自然现象,但中国民营企业如此之“短命”就不能不说有问题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民营企业如此“短命”呢?核心竞争理论为我们找到了问题的全新答案。  相似文献   
54.
论产业集群对民营企业生命模型的改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营企业“短命”、“长不大”是我国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首先介绍了企业的生命模型并对模型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然后,从生命模型的6个组成因素出发,探讨了产业集群对6个生命组成因素的改善作用。通过研究表明,产业集群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改善生命模型的组成要素,达到改善企业的生命模型、延长企业生命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营企业“短寿”的难题。  相似文献   
55.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民营经济发展差距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地困扰着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东中西经济协调发展,国家从1999年开始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然而,通过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非但没有明显缩小,反而还有不断加剧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造成这种差距持续、加速扩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本文就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与其民营经济发展的差距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东、中、西经济发展差距与其民营经济发展差距呈强正相关性。从而证实了有些学者所提出的“东中西经济发展差距的本质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差距”的论断。  相似文献   
56.
个体私营经济克服自身不足的若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新的视角———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剖析了我国民营企业“短命”的深层原因 ,从而指出 ,我国民营企业要从根本上摆脱“短命”的命运 ,必须从培养核心竞争力入手。接着 ,文章对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7.
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有企业自身意识和能力方面的原因,也与政府、制度等外部因素有关。要消除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状况,促进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通力合作,建立内外联动机制。第一,完善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部机制,使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战略融合,努力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现实能力;第二,健全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外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激励机制,建立中小企业社会责任考核机制;第三,建立社会对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8.
区域品牌机理与构建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区域品牌是以区域作为一个品牌的特定名称,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和品牌营销等行为活动的复合体,是产业集群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大表征,本文论述了区域品牌的构成要素和形成条件。简要分析了区域品牌对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效用,明确了打造区域品牌活动中各方主体的主要职责,提出了打造区域品牌的组织模式和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5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以劳动力、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承接了大量从发达国家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并形成了以国际代工为主要形式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代工企业的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劳动就业、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技术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中国代工企业被跨国公司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成为世界“血汗工厂”。中国代工企业如何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基于此,首先阐述了中国代工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现状,然后分析了中国代工企业“低端锁定”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中国代工企业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策略,以期为中国代工企业突破全球价值“低端锁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0.
为了避免我国刚起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世界血汗工厂",本文构建了一个知识链、创新链、服务链、技术链共生耦合的"超网络链"模型,以协同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