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2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3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蔡友才《发展三资企业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是从负面角度提出问题的,从“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到“发展上的急于求成”,一连串的问题,唱得是降温的调子。孙月平《企业如何走向国际市场》则从管理学的角度,提出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42.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法人治理结构效果欠佳我国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改革,只追求治理结构的形式,而未关注治理结构的实质,不少信用社从业人员形象地说"三会"是"农民穿西装还是农民"。2004年开  相似文献   
43.
构建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策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将农业开发银行(农发行)办成粮棉储备银行。国家应尽快出台《农村政策性金融条例》,明确农发行的业务定位、服务领域、经营宗旨、经营原则、风险补偿机制和有关部门对农发行的监管职责。总结农发行成立10年来的经验教训,建议将农发行定位为主要为粮、棉、油储备提供政策性资金的真正农业政策性银行,只保留粮、棉、油储备贷款和财政部、扶贫办等有关支农资金拨付业务,粮棉商业性贷款由农村信用社和其他商业银行办理。2.将农村信用社(农信社)办成准政策性银行。深化农信社改革,将农信社建成由农民和个  相似文献   
44.
邮政金融无论在国外还是在我国都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并成为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我国现行邮政储蓄制度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中央银行、邮政总局、商业银行和农村经济等方面来看,现行邮政储蓄制度存在的问题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和金融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为了促进邮政储蓄健康、有序发展,理顺和完善我国银行机构组织体系,便于银监会加强对邮政金融业务的监管,应该尽快对现行邮政储蓄体制进行改革。为此,作者提出了改革的原则和步骤。作者认为,目前邮政储蓄脱离邮政的条件尚不成熟,因此尽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实行邮政金融商业化经营”是较好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5.
自2000年我国在江苏开始探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全国农信机构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竞争力显著增强。但随着自身的发展,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信机构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效率不高、竞争力不强和风险压力加大等问题也凸显,农信机构改革又到了“深水区”,亟待进一步深化。根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有效防范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要求,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笔者认为,要在客观总结二十三年来改革成效的基本上,根据金融发展的客观规模和我国国情,深入研究进一步深化农信机构改革方案,从顶层上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有效开展新一轮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30年变迁的回顾,分析现行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社区性金融、合作金融等组织体系和对内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的“一揽子”综合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7.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及监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管理和投资组合管理等融合在一起,向公司、个人客户提供的综合化、个性化服务的一类金融产品。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向客户提供专业化投资顾问和个人外汇理财服务。近年来,随着金融开放加快、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国民经济增长和个人财富的增加,个人理财业务迅速发展。由于受金融法律制度、金融管理体制和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的制约,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快速发展和演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  相似文献   
48.
49.
2006年以来,江苏省张家港市紧紧围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目标。结合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合格镇村创建工作,逐步理顺管理体制,全面提高全市农村集体财务基础管理水平,并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50.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三十年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30年来一直难以实现真正的突破,最大的问题是未能建立一个完整的、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应通过改革彻底打破目前农村信用社垄断农村金融的局面,建立与农村多种融资需求相匹配,政策性、商业性、社区性、普惠制、合作制和民间金融等多种性质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多层次、广覆盖、商业可持续的竞争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使农村公益设施、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地方骨干企业、专业种养户等不同层次的经营者和普通农户能有方便的金融服务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