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9篇
经济学   44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4篇
农业经济   16篇
经济概况   31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欧美消费一中国制造”的全球经济增长模式正逐步改变,世界金融体系、国际产业链结构也将面临新的调整。同时,国内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将日益突出。在“十二五”期间,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六大“过度依赖”问题,实现经济协调、平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2.
23.
1.背景与角色 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集中体现为随着经济战略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移,经济布局由50—70年代中部厚实,周边薄弱的“铁饼型”经济向周边活跃而厚实,中部凝滞而薄弱的“面窝型”经济转变。从更长远的发展战略上看,80年代推行的沿海倾斜导向政策只是中国经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第一步骤,或者说它只是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突破口。进入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有两大引人注目的  相似文献   
24.
应当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使大中型金融机构和草根金融机构、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共生共存,形成一个多元化金融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5.
"十二五"期间,我国实现开放战略转型需要加快企业海外拓展。我国企业海外拓展要通过人才多元化、品牌高端化、管理国际化、生产专业化、发展集群化等途径,分类拓展、循序渐进、互利共赢,逐步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我国政府需要加强企业海外投资立法、制定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规划,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和财税扶持,强化企业海外投资服务体系,建立企业海外投资风险预警机制,帮助企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26.
行政体制改革面临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双重任务,重在政府职能转变,重在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应采取"分类指导,因城而异,因群而异"的原则,分步重点推进解决举家迁徙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实施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  相似文献   
27.
中国经济维持7%以上的中速发展过程中,政府将有更多精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创造很多就业机会,带来大量的市场需求,是最大的潜在内需和持久增长的动力源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机遇。城镇化中注意防止过度城镇化、大都市病、房地产化、农民工过度边缘化、有速度质量的城镇化等问题。城镇化应该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城市;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推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和农民工向流出地的回流。  相似文献   
28.
<正>当前,我国对外战略正在转型,由商品出口大国"中国制造"向资本输出大国"中国所有"迈进,"中国制造"做大GDP",中国所有"做大我国GNP。根据大量的调查研究,目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我国企业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向上走,创新转型升级;二是向外走,海外拓展。所以从国家层面来讲,我国的对外战略要进行转型;从企业层面来讲,我国企业若不进行转型升级和海外拓展,就会在残酷的竞  相似文献   
29.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在于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本文从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政府、企业、大学与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以及创新载体高新区产业集群出发,阐述了各自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及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0.
区域经济文化对区域创新模式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经济文化是一个地区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在创新、创业、合作与竞争等经济问题上的基本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包括: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流动偏好、开放思维、合作意识、信用观念。区域经济文化对创新的影响机制是通过两个路径来实现的:一是区域经济文化影响经济活动主体的价值观,影响其创新行为和模式。二是区域经济文化发挥制度上的调节作用,促进区域创新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