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24篇
经济学   20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49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1月23日在沃尔特迪斯尼公司召开的董事例会上,CEO伊格尔宣布迪斯尼为皮克斯动画制作公司开出的价码超过67亿美元,计划采用全换股方式完成交易。作为皮克斯的拥有者,苹果公司创始人兼CEO史蒂夫·乔布斯将是这笔天价买卖的最大赢家,不仅有望成为迪斯尼的最大个人股东并借此进入董事会,身价也将一举暴涨约35亿美元。 1986年,“苹果之父”只用区区1000万美元从“星战之父”卢卡斯手中买下动画制作业务,成  相似文献   
32.
走了两位职业经理人 王玉锁不是一个保守和贪图安逸的人。他拥有自己的企业:新奥集团,旗下的新奥燃气控股公司还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该公司入选了2001年和2002年《福布斯》杂志评选的全球200家最佳小公司榜单。在2002年《福布斯》中国内  相似文献   
33.
品牌新闻     
民生人寿推出禽流感保单11月9日,中国民生人寿保险公司宣布,将为感染禽流感致死的患者提供保险服务。民生人寿保险表示,在北京、上海、深圳及广州,禽流感保单将收取200元人民币的一次性保费,如果投保人因该疾病死亡,保险公司将赔偿10万元人民币。在中国其他地方,保费为100元人民币,而赔偿金额为5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34.
在中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20多年中,家族企业作为种“自发的合作秩序”,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这一事实的后面还包括:从来没有人系统和正式地为家族企业设计过经济制度模式,也没有人公开和真诚地为家族企业的发展模式唱过赞歌。甚至在舆论上,也几乎是一边倒地视家族企业为保守、低效率、内部纠纷频生的作坊式企业。同样的问题,只要是出在家族企业身上,往往更容易受到媒体的关注,甚至可能还会遭到幸灾乐祸般的批评。不仅如此,有不少研究者还预言,家族企业迟早要消失。  相似文献   
35.
郭梓林 《企业文化》2001,(12):55-57
第四章管理:假设人都是自利的我曾经用多种方式了解过一些民营企业的管理状况,尤其是规章制度建设方面的情况。让我不敢在“老外”面前自卑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思想并没有在一次次的大革“文化”命的惨痛之中丢失。多数民营企业家都  相似文献   
36.
郭梓林 《经营者》2007,(11):79-79
“企业兴衰:败也家族,成也家族”。目前,企业家族化经营的问题既涉及到人们的观念,也涉及到社会环境,既有企业家的胸怀与能力问题,也有中国社会尚未健全的经理人市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关于企业文化我有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文化,第二个观点是企业文化是企业游戏的隐规则,第三个观点是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在互动的过程中对他人行为的一种预期以及由这种预期引起的行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企业家能够改变的是存在的形式和内容,而不是存在本身。  相似文献   
38.
四十五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最近真是火了一把。总的来说,这部电视连续剧是不经商的人拍给不经商的人看的“经商片”,很大气,很人情,也很有深度和历史苍凉感。整个片子的基调,对于转变当下中国老百姓对商业和商人的某些成见,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对于中国的企业家理解商人的社会责任和“商道”,以及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39.
郭梓林 《中国报道》2008,(1):110-110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近乎于忘性比记性好的时代。 中国人从相信“精神万能”到坚信“金钱万能”的转变,从政治上“向前看”到思想上“向钱看”的转变,其实也就是一会儿的工夫。这样的转变,与当年正式场合一色的中山装,瞬间变成一色的西装一样,自然而顺畅。不着痕迹的观念变迁与不留遗存的衣着换装,充分表现出这个民族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40.
前两年读过一部书名为《致命的均衡》的侦探小说,据说这部小说被美国百所大学经济系指定为课外必读书。小说写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哈佛大学职称和终身制评定委员会正在对全校的晋升候选人进行最后审定。经济系助教丹尼斯·戈森因在晋升教授时未获通过而“自杀”,投了反对票的两名委员则相继被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