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12篇
经济学   69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本文基于来自中国22个省的农户调查数据研究了利用的不同社会网络对于不同的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工资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并不是利用所有的社会网络都能够提高所有民工的工资水平。首先,只有利用亲友关系找到的工作才能够得到更高的工资;其次,即使亲友关系也不能提高利用它找到工作的所有民工的工资水平,而只能显著提高女性和已婚民工的工资水平。所以,在研究中忽略社会网络和民工的差异性会导致错误的研究结论。本文有助于帮助理解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及社会网络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中国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主要是因为城乡间和地区间差距越来越大,这是有关中国收入差距研究的最重要的结论。我和陈钊教授的研究发现,对于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而言,地区间的因素也远比其他因素重要。这个结论非常容易在政策上导致一个思维误区,那就是,如果要缩小收入差距,只需要大量地补贴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23.
本文在代际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家庭养儿防老和死亡遗赠的机制,探讨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放松与家庭的储蓄、教育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我们发现,在家庭养老经济下,(1)计划生育政策的放松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增长,具体取决于老年抚养比、资本产出弹性、少儿抚养比以及维持后代生存的必需照顾时间等参数设定。(2)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家庭储蓄率与少儿抚养比无关,但少儿抚养率同家庭教育投资率成反比。另外,根据现实可行的参数,数值模拟表明,在当前人口预期寿命既定情况下,计划生育政策的放松将导致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在老龄化加强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将随计划生育政策的放松进一步下降。总之,我们发现,在当前的家庭养老经济下,计划生育政策的放松将不利于经济的增长,为了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当前的中国应该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24.
《茶座》什么都谈,不知能否容我对学生们说几句,这是在毕业时节最想说的话。近些年各地走走,学界朋友聚在一起,谈得最多的还是对学生的感慨,无非是说,现在认真读书的人太少了。到了学生这边,觉得自己的论文一定是能通过的,不如把时间花来考CPA和CFA。一位学生感叹道,周围八个同学有七个在考证,自己也准备不再只是“读书好”,而要努力爬到更高的“社会阶梯”。  相似文献   
25.
福利国家何以有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只能是技术进步、生产率的提高和创新,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其根本。北欧国家通过对其福利制度的调整和适度坚持,保证了公民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并维系了良好的社会宏观环境,创造出与美国模式截然不同的增长路径。  相似文献   
26.
陆铭 《金融博览》2013,(6):30-32
学术需要"贸易"我有一个奇谈怪论:学术需要"贸易",国际学术交流就是国际贸易,而决定贸易模式的基本原理就是"比较优势"。我是经济学家,解释"比较优势"是我的职责,它的意思是,当一个国家样样都不如别国的时候,要扬长避短,选择相对来说更有优势的来做,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有竞争力。当然,"比较优势"原理是对整个国家而言的。对于个体,有两种情况不适用:一是已经具备了某种技术上的"绝对优势"的,不必委屈了自己的能力;二是不参与贸易的,完全可以仅仅出于兴趣来做事,这是更高的境界。经济学相信分工是有利于促进  相似文献   
27.
陆铭  张爽 《经济学》2007,6(3):991-1020
由于存在着非市场的互动,市场的均衡结果是人们按不同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而分层,从而出现“群分效应”,在现实中又突出地表现为居住区的分割,这对于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人力资本积累和公共品消费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政府应在开展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经济和社会政策减少群分效应和居住区分割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8.
解析中国创新能力的不平等:基于回归的分解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试图解释1995~2006年中国区域和省份间创新能力的不平等现象。研究发现,到2003年为止,区域(东部-中部-西部)间创新能力的不平等逐年上升,省份间的不平等显示了一个V型的趋势。这两种不平等在2004~2006年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基于回归方程的不平等分解结果表明,影响创新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投入、地理位置以及开放度。  相似文献   
29.
陆铭 《上海经济》2010,(4):12-12
经济理论从未系统地告诉人们在扭曲的结构下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更没有说一个国家怎样去调整扭曲的经济结构。“结构”二字是读懂中国经济的法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刚刚起步,全球格局亦将会随之改写。  相似文献   
30.
利用这个机会,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一些想法。今天谈三个问题:第一个是从学理的层面解读双轨制;第二个问题,从历史讲到现实,稍微谈谈双轨制改革,以及整个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造成的后果;最后谈的问题是想通过历史、现实的解读,谈谈对市场经济的看法。这里可能扯远一点,会说到美国金融风暴,我希望你们听我讲完了以后能够理解这里面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