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5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魏景赋  柏玉萱 《经济论坛》2022,(10):128-139
因其地处东南亚的区位优势、相对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中日双方长期持续的投资等因素,泰国成为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日在东南亚地区第三方市场合作的首个试点国家。文章从中日在泰国开展第三方合作的动因出发,通过测算2010-2020年期间中日对泰国的TII指数、RCA指数、ESI指数及TCI指数等指标,对中日和泰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及变化趋势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并结合泰国自身发展战略的定位与需求提出了拓宽中日在泰国第三方市场合作路径的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42.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如何清晰直观地展现该领域的最新研究热点及其演进趋势对于及时解释世界贸易新问题、研判全球贸易走向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以中国知网2000-2020年期间的文献为对象,运用计量可视化工具CiteSpace V进行统计梳理,追踪解析了国内20年来在国际贸易研究中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热点与前沿主题。研究结果发现,相关领域的研究规模和深度与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基本同步,并在中国加入WTO后逐渐成为热点方向,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应用比较优势理论来分析国际贸易活动规律的研究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43.
以中国企业在欧盟国家2008—2019年间的跨国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对已完成的509起并购事件进行研究,考察了中国企业在欧盟并购时呈现的产业集聚效应,并进一步探索了产业异质性和企业异质性特征在并购过程中产生的影响。通过构建条件Logit模型对样本数据分析发现,产业集聚程度与中国企业在欧盟的并购意愿呈“倒U型”关系;中国企业在欧盟并购时,多偏向进入技术或知识密度较高的国家,但比之国有企业,中国私有制企业对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国家的偏好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4.
45.
本文构建“以RCEP为基础,充分考虑印度重返RCEP、与CPTPP融合发展、亚太其他国家加入”的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路径,使用标准静态GTAP模型预测各个一体化阶段的经济效应。模拟结果显示:一体化范围扩大能为成员国带来更多的正面宏观经济效应,但由于出口价格削减过度可能导致个别成员国出口额下降和贸易条件恶化;中国参与一体化产业的贸易额普遍增长,但由于一体化范围内的贸易增长量小于一体化范围外的贸易削减量,可能导致某些产业贸易额下降;除畜牧业及其他服务业外,参与一体化产业的产出在不同一体化阶段均可能由于国内销量或出口下降而减少。据此,中国应积极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通过加强区域国家合作把握一体化发展机遇,同时也需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以有效规避一体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