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6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38篇
财政金融   582篇
工业经济   415篇
计划管理   1420篇
经济学   1018篇
综合类   721篇
运输经济   85篇
旅游经济   44篇
贸易经济   690篇
农业经济   408篇
经济概况   1041篇
信息产业经济   6篇
邮电经济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318篇
  2012年   547篇
  2011年   701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415篇
  2008年   520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520篇
  2005年   423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in a multi-agent system with agents interacting heterogeneously with each other based on the iterated prisoner’s dilemma (IPD) game. The heterogeneity of interaction is defined in two models. First, agents in a network are restricted to interacting with only their neighbors (local interaction). Second, agents are allowed to adopt different IPD strategies against different opponents (discriminative interaction). These two heterogeneous interaction scenarios are different to the classical evolutionary game, in which each agent interacts with every other agent in the population by adopting the same strategy against all opponents. Moreover, agents adapt their risk attitudes while engaging in interactions. Agents with payoffs above (or below) their aspirations will become more risk averse (or risk seeking) in subsequent interactions, wherein risk is defined as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one-move payoffs in the IPD game. In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ith agents using only own historical payoffs as aspirations (historical comparison), we find that the whole population can achieve a high level of cooperation via the risk attitude adaptation mechanism, in the cases of either local or discriminative interaction models. Meanwhile, when agents use the population’s average payoff as aspirations (social comparison) for adapting risk attitudes, the high level of cooperation can only be sustained in a 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i.e., partial cooperation). This finding also holds true in both of the heterogeneous scenarios. Considering that payoffs cannot be precisely estimated in a realistic IPD gam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re also conducted with a Gaussian disturbance added to the game payoffs.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partial cooperation in the population under social comparison is more robust to the variation in payoffs than the global cooperation under historical comparison.  相似文献   
992.
基于高校产学研合作框架,从产学研合作规模、合作水平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3个维度构建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体系。以2011-2015年中部地区的湖北、安徽、河南和湖南,发达地区的上海、广东和江苏等省市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省际间横向比较方法,比较中部地区与发达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结果显示,发达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在3个维度上均好于中部地区, 湖北、江苏两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分别在中部地区和发达地区领先;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是中部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绩效的制约因素。由此,针对当前主要问题提出系统性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封颖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9):114-122
随着绿色发展上升为事关国家发展理念的全局性政策需求,环境保护因素如何良好地体现在中国公共政策体系尤其是非环境保护类公共政策体系中已成为一个全局性、战略性和跨部门的重大政策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对中国科技政策体现和推动环境保护的作用及其背后影响因素和规律的探索却较少。从公共科技政策对环境保护具有系统重要性的视角切入,通过对1949-2015年全时段、全样本量的中国体现环境保护因素的科技政策变迁进行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政策文本分析,回答“哪些因素影响着环境友好型公共科技政策的形成”这一研究问题。研究结论是中国科技政策体现环境保护的政策安排具有阶段性特征,“多”并不必然等于“好”。进一步指出,当前环境友好型公共科技政策需要具备政策制定高度、清晰的高层次全局动员治理手段、高效的多部门政策协同和充分的各级资源配置4个方面。力图在理论层面拓展非环境保护类公共政策体现及推动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框架,并首次在实践层面就改进中国科技政策对环境保护的体现给出了相应定量值,以测度什么样的“多”才会等同于“好”,不仅将加强对环境保护与科技政策之间关系的认知,还将为环境友好型公共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奉小斌  张群祥   《技术经济》2017,36(8):70-75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质量能力对企业升级的影响,构建了战略导向对两者间关系影响的权变模型,并利用来自浙江制造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质量探索和质量开发对企业升级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低成本战略正向调节质量探索和质量开发与企业升级的关系,差异化战略正向调节质量探索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负向调节质量开发与企业升级的关系;两种战略导向对质量探索与企业升级的关系具有正向联合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995.
在大规模铁路建设中,亟需加深对技术创新实现规律的研究。以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成功经验和特点为基础,分析技术创新实现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技术创新实现的TCP范式,构建基于TCP范式的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实现模型,并辅以实证研究,以期促进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有效开展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96.
在人口老龄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劳动力供给正发生深刻变化,并将对制造业结构优化产生深远影响.劳动力供给变化包括劳动力供给数量、质量与结构变化等多重维度;制造业结构优化主要表现为制造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文章以1992-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劳动力供给数量、质量与结构的综合视角来探讨劳动力供给变化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一是劳动力供给数量增加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结构合理化,但对制造业结构高度化影响不显著;二是劳动力供给质量提高显著提升了制造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却不利于制造业高度化发展;三是反映劳动力供给结构的老年、少儿抚养比上升显著抑制了制造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发展,且老年抚养比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少儿抚养比.此外,文章还通过更换样本与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基本支持了文章上述的研究结论.因此,我们建议既要通过调整与优化人口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供给数量下降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负向冲击;又要着力培养为产业发展所需的各层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进而以创新驱动制造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997.
知识是一种独特的有价值的关键资源,对知识的管理和有效利用对于增强组织核心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组织内知识流动并非易事,知识共享通常不是自然发生的。组织中员工知识共享水平的提高,需要员工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社会化为员工沟通交流提供了机会。非正式社会化作为发生在个人层面的社会化类型,对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共享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来自长江三角洲的13家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搭建非正式社会化、社会交互作用、权力距离、知识共享4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模型,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就非正式社会化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8.
刘春奇  王秋红  晁峰 《南方经济》2017,36(11):103-124
企业支付超额管理费用超额管理费用指超过企业正常组织与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费用(如高于正常水平的业务招待费、差旅费、通讯费等)。若企业管理费用"激增",则可能说明企业支付了高额费用寻求政治庇佑,从而影响企业业绩。寻求政治庇佑,对企业业绩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超额管理费用与企业"真实"业绩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短期内超额管理费用能够促进企业"真实"业绩,但随着超额管理费用的提高,将对企业"真实"业绩产生越来越强的抑制作用,两者之间呈倒U型关系。并且,超额管理费用对企业"真实"业绩的影响在不同企业中表现出了差异性:国有股比例较高的企业其"真实"业绩对超额管理费用的敏感性敏感性(Sensitivity)是约瑟夫奈和基欧汉在《权利与相互依赖》中创造的用于分析国际政治的概念,它是指依赖效应的大小与快慢,用来描述体系中某个部分的变化会在多短的时间内导致其它部分也发生变化。在本文中用来表示超额管理费用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程度更强烈;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其"真实"业绩对超额管理费用促进作用的敏感性更强烈,对超额管理费用抑制作用的敏感性较弱。文章验证了超额管理费用与企业业绩的非线性关系,企业通过支付超额管理费用不能促进业绩的实质增长,必须通过创新与改革来推动企业业绩发展。  相似文献   
999.
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的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根本途径是要构建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这是由自主创新的复杂性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现状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在界定企业自主创新支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企业自主创新内部支持系统和外部支持系统。并从复杂系统耦合的角度,探析了企业自主创新支持内外系统及系统整体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从产品技术层面提出一个自主创新的综合分析框架,对5种不同的自主创新方式进行明确的界定和深入的比较。以此为基础,通过我国自主创新成功企业的案例分析,研究技术追赶者和新技术开创者这两类不同企业的创新路径,并对不同路径的演化规律及彼此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从而为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