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4篇
  免费   631篇
  国内免费   286篇
财政金融   730篇
工业经济   613篇
计划管理   3157篇
经济学   2286篇
综合类   2755篇
运输经济   239篇
旅游经济   151篇
贸易经济   1857篇
农业经济   1056篇
经济概况   108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630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204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579篇
  2014年   838篇
  2013年   917篇
  2012年   1257篇
  2011年   1139篇
  2010年   1115篇
  2009年   1138篇
  2008年   1094篇
  2007年   1092篇
  2006年   989篇
  2005年   781篇
  2004年   353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在任何社会中,中等收入阶层都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的社会力量。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在我国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观点,而现阶段,我国中等收入阶层比重较低,必须选择一些可能路径来扩大。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分为办馆条件,文献资源建设,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读者服务和科学管理等内容。认真学习评估指标有利于认清当前高校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的内容、标准和目标,提高图书馆建设和管理的自觉性和规范性,使图书馆建设和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借鉴国外同行的分析方法,对追随客户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的检验表明:出口、进出口总量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资银行的进入存在正向影响,而进口的影响则为负.从政策层面上看,外资银行进入原因的复杂性蕴含着诸多机遇与挑战,而核心则是协调对外贸易政策、外商直接投资政策和金融管制等多种政策工具与手段.  相似文献   
14.
文章比较了有关范蠡与西施的史实和民间传说,分析了民间传说比史实更动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加速在现有小城镇、县城集中发展工业,实现城市化,有利于发挥小城市的聚集功能与规模效应,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市的转移,帮助农民走出贫困,走向富裕。走农村城市化道路是实现资源优化组合、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分析——基于Panzar-Rosse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Panzar--Rosse模型这一国际上前沿的市场结构判定方法,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发现其目前正处于垄断竞争状态,垄断性较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改善市场竞争环境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高级技能人才供需缺口原因与解决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江苏省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级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凸现.文章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深入分析了其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提出企业、政府乃至全社会需要努力的方向,以期从根本上解决江苏省目前的高级技能人才供需缺口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坚持法制化原则;普遍加区别原则;合理负担、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与实际国情相结合原则.特别是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指引下,要特别注重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建设.只有法制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作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由于规模经济的原因,作为信息劣势方——投资者公共利益代表者的政府必然成为强制性信忠披露的主体。政府按照参与约束原则和激励相容原则进行机制设计甄别金融组织,引导其确定合理的信忠披露边界,形成分离均衡,金融市场上的非对称信息转变为对称信息。但政府强制金融组织进行信息披露时,应尊重其利益追求和考虑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通过对技术的追问阐发了现代人“无家可归”的病因,分析了技术时代人类面临的种种危机。同时,海德格尔又通过他独特的语言观和艺术观提出了拯救的可能性。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追问和对语言、艺术的沉思,都既具有其合理意义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