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1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82.
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开篇之作--"十五"计划即将划上圆满的句号.回顾刚刚走过的五年,是我区58年发展历程中最不平凡的五年,是以往十个五年计划中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五年,是改革开放26年来开始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五年,是经济社会发展迈上历史性新台阶的五年,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五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认真分析五年来所走过的道路,深入总结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对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建设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内蒙古东部的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包括锡林郭勒盟的部分地区合称为蒙东地区.蒙东与东三省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在经济区划上同属于东北经济区,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经济文化联系,并有极强的经济互补性.因此,东三省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蒙东的发展走向.在计划经济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共和国的骄子,是工业化的发动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无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然而,由于历史包袱沉重,体制转轨艰难,东三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渐渐失去了往日的优势,发展陷于窘困境地,以致出现了引发全国性大讨论的"东北现象"和"新东北现象":人往哪里去(下岗人员多),粮往哪里销(卖粮难),钱从哪里来(经济效益差)?与此同时,蒙东与东北"同病相怜",套用一句港台流行歌词,正所谓"辉煌着你的辉煌,失落着你的失落"--曾经相对发达的蒙东地区在内蒙古经济步入快车道时也显得步履蹒跚了,发展明显滞后于蒙西地区,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内蒙古的"蒙东现象".加快蒙东地区发展事关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和富民强区目标的实现.蒙东地区必须抓住振兴东北的战略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84.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层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目的在于综合运用市场调节和行政干预的双重力量,通过以工业化为动力的县域城镇化来实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并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5.
包思勤 《北方经济》1993,(2):F003-F003
1993年4月2日,《北方经济》编委会在内蒙古计委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编委会副主任千庆弼主持了会议,编委会主任周维德、副主任薛兰英、编委李文进、贺琦、韩国忠、王树仁、杭栓柱、包思勤等出席了会议。会议就本刊的性质和办刊宗旨、原则等问题,全面深入地研究后,形成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86.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十六大报告又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两个"必须毫不动摇",对我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7.
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经济大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六,综合国力空前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我们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人均指标还相当靠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又很低,13亿人口中9亿是农民,因此可以说,在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很突出,并将长期存在下去的情况下,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最大的问题则是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命根子。在我国,土地不仅是农民从事业生产的资料。而且  相似文献   
8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7号)提出了“四个着力”:即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可以说,这四个着力是中央7号文件的灵魂,其中,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是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治本之策,着力推进结构调整是关键之举,着力鼓励创新创业是决胜之要,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是稳定之基。  相似文献   
89.
90.
推进内蒙古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统筹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不断提高我区农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