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民间资本是市场中最有活力最灵敏的投资要素。然而,我国民间投资增速近年来开始呈现下滑趋势,令人对于中国经济"企稳"的后劲感到忧虑。民间投资下降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的叠加影响,但另一方面是目前对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和运营存在各种形式的"高门槛",从而在很大的社会经济活动范围里形成了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过程中,如何发挥好民间投资的作用,对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亟需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以促进市场公平准入和公平运营为动力,来激活民间资本,保障社会经济增长活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上海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正处于三个方面的社会经济因素转型进程与共同影响之中,即以效益为导向的体制转型、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转型、以现代都市经济为新增长点的城市功能转型。因此,对上海小企业改革与发展途径的探索和发展方向的把握的前提首先是:对这一多元同步转型进程中小企业在上海当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所受影响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如何才能为正确规划和制订上海小企业的搞活发展战略奠定有效的基础。一、充分认识在市场经济运行条件下和城市经济发展中小企业的共性作用和地位。自从工业革命诞生以来,产业和企…  相似文献   
13.
当代跨国公司是融投资、贸易、金融于一体的国际经济实体和国际投资主体,有着明确的全球产业拓展目标和市场竞争战略,对投资对象国或地区的投资环境、生产经营综合配套与服务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和多角化的目标。上海的发展目标是将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因此,在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开放经济条件下,虽然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出口需求一般是推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但是,从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和价值实现的影响来看,投资拉动作用毕竟是短效有限,而且其价值的实现还有待于看最终消费结果。反之,如果最终消费需求全面下滑持续不足,将不仅使投资效益最终难以实现,而且将阻遏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从长远来看,将制约宏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对大国的经济增长来讲,尤为重要和现实。从美国等大国的经济增长的国际经验来看,长期以来就主要是依靠其内部消费…  相似文献   
15.
政府是国民治国理政的代表,政府 机构的行政管理直接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个领域,因此,政府机构行政效率如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福祉具有直接的影响和作用。我国具有绵亘数千年的文明史,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既给我们留存了丰富的行政管理思想,但也裹杂着众多的封建糟粕。建国以来虽有近50年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实践和探索经验,但与我们今天正在从事的伟大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行政管理现代化要求相比,仍然存有诸多问题,行政效率的提高亦相对滞缓。提高政府…  相似文献   
16.
如何将经济增长从过分倚重出口转到立足内需上,是当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所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国内庞大的农村资源尚未被开发,加快"三农"建设步伐.推进"三农"建设现代化,应成为促进我国内需增长的根本途径,是我国发展战略重心的有序转移,是实现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以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为目的、深化市场运行体制的开放和政府管理服务制度的改革,目标是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潜能,鼓励创业就业,培育社会诚信,形成开放包容有序和有制衡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运行服务体制和机制.新一轮改革的核心,是形成以企业家为主体的市场运行体制和体系,以负面清单理念和原则来推动建立以公平公正开放包容为导向的商事制度的改革和相应的政府行政管理服务制度的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关键是放权还需简政,减少冗员和多余行政层级,轻赋薄税,打破行业垄断,实施宽进严行,建成开放、自由、包容、制衡、法治、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以促进城乡协调、地区协调发展为导向,协同推进环保、土地、财政、金融、税收、户籍、社保等社会管理和政府服务制度改革,目标是汇成社会改革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