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193篇
工业经济   21篇
计划管理   96篇
经济学   61篇
综合类   27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64篇
农业经济   26篇
经济概况   86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81.
青海作为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作为弱势群体的农牧区人口比重大,截至2006年底,青海农牧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9.73%,但农业产值仅占全省GDP的10.9%。落后的经济制约了青海农村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大规模撤并,使得农牧区金融服务严重缺失,截至2006年末,全省农业贷款余额仅占全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3.67%。金融资源匮乏尤其是普惠金融机制缺失,使青海农牧业的弱质性和落后性愈加突出。  相似文献   
582.
目的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乡村改革不断深化,乡村资源要素相互渗透融合,乡村发展活力不断激发,中国的乡村融合发展亟待科学指导。方法 文章借助CiteSpace软件梳理中国“产—景—村”融合发展相关研究领域阶段性前沿,探讨了“产—景—村”融合发展内涵,解析了“产—景—村”融合发展模式现状特征及发展对策。结果 指出中国“产—景—村”融合发展下聚落景观和生产景观交叉融合,催生了复合型乡村景观的大量涌现,乡村土地分区利用呈现多元化,“产—景—村”融合发展模式的推广加速了乡村多功能转型发展,同时乡村空间分割、发展失衡和人地矛盾等问题也得到有效修复缓解。结论 考虑到乡村振兴背景下“产—景—村”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空间、产业、景观营造、内生动力等层面构建“产—景—村”融合发展理论模型,从乡村发展规律、价值功能、区域互动、生态安全、机制保障等角度提出对策措施,为中国“产—景—村”融合发展规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从根本上激活乡村发展内部的动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83.
煤炭综合开采设备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当前煤炭综合开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已逐步转向提高综合开采效率和巷道技术水平。本文主要分析冲击地压矿井大断面复合支护巷道快速掘进技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综合优化井下巷道掘进工艺。  相似文献   
584.
红岩精神是党的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学习和传承红岩精神对新时代税务机关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新时代加强税务机关党性教育的重大意义;分析将红岩精神融入税务机关党性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将红岩精神融入税务机关党性教育的具体路径:一是提炼红岩精神对税务机关党性教育的时代价值,二是明确将红岩精神融入税务机关党性教育的具体方式,三是把握将红岩精神融入税务机关党性教育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