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9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4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一百天”来形容这两年的手机市场绝不为过。在竞争激烈、发展迅猛的移动通信领域,各大手机品牌都在争先恐后地为我们带来各式惊喜。作为全球移动通信行业的顶级展会,在刚刚落幕的2013年移动世界大会(MWC2013)上,各大移动通信厂商就为我们展示了大量科技新品。  相似文献   
12.
11月19日,本刊第44期出版。其中《专家解读新〈劳动合同法〉》、《广东未来5年200亿普及高中教育》、《中投670亿美元海外投资如何赢利》、《"老字号"的前门烦恼》等多篇文章引起读者和媒体的强烈关注,被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众多网站转载,单篇文章最高转载达210次,当天本刊文章的总阅读量达336478次,上述文章当天阅读量均达数万次。  相似文献   
13.
执行力的提高要靠“建设”来完成,可见问题的严重性。其潜台词显然是:原有的系统功能要强化或重构。农行在股份制改革的前夜提出和实施执行力的建设,一方面反映农行的决策层未雨绸缪;另一方面也表明农行特别是作为具体执行者的基层农行的执行系统出现了梗塞现象,决策者的初哀不能有效体现。严重制约了基层农行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早在春节前到好邻居美食城聚餐,就看到了餐桌旁贴有对顾客“不要喝过量酒、不要点过多菜”的提醒,笔者真乐得享受这样的服务。目前这家美食城对提示语进行了放大,并书写到墙壁和廊柱上,给人以更加特别的提醒。下馆子如今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平常事,连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年夜饭也从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周刊》书系的第一部书出街了。这是《不确定时代》做的一项确定的事:记录2011,展望2012、2013,甚至更远……美国经济持续低迷、欧债危机不断发酵、中日关系日渐紧张……冲突、对抗,处处都是不确定,这个世界会好吗?出路常在。霸权与主权、博弈与制衡、控制与失控之中,历史继续前行。为求知,为寻路,为史鉴,《中国经济周刊》在全球范围内甄选权威发言人,独家采访、约稿,纪言以叙,为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标记上最有价值的注脚。  相似文献   
16.
九十年代初,上海市宝山区基本上是集体经济一统天下,个体,私营企业只能带着集体企业“红帽子”搞生产经营。近三年来,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区委、区府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改革和发展的力度,一方面扩大招商引资,积极引导鼓励非公经济的发展,拓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空间,形成了合作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企业改革,目前,全区企业改制面已超过80%,其中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售让转私为主的产权制度改革占45%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成立大会十月十一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员吴仪同志代表国务院对国家标准委的成立表示祝贺并作了讲话。她指出,要通过加强国家标准委的工作,提高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水平,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技术基础作用,促进我国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积极面对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努力适应新环境,推动我国经济特续、快速、健康发展。吴仪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面临的新形势,标准化工作愈来愈显示出它不可替…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银行业的储户,许多人可能从来没考虑过一个问题:自己的钱放存银行保险吗?  相似文献   
19.
第五届成都双年展正在展出,据当地媒体报道,本次双年展总投资近3000万元。所谓"双年展",泛指两年一期的重要艺术展览,多数系跨国界的国际性展事,其重要性相当于体育界的奥林匹克,或电影界的奥斯卡。国际上著名的"双年展"有威尼斯双年展(意大利)、圣保罗双年展(巴西)、卡塞尔文献展(德国)、  相似文献   
20.
路易威登在中国再度呈献艺术展览,这次将展出来自三位女性艺术家的"一丝不苟的艺术作品"——《艺裳》。服装和时装的形式有助于定义年龄、文化、社群和社区,某些服装发明或记载了体现当代风尚的美的概念。魅力超越了服装本身,化为既迷人又遥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