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37篇
综合类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农信社改制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要想充分释放改制红利,必须坚持"三农"市场定位,同时从法人治理、风险管理、绩效考核等多方面进一步深化转型从农村信用社脱胎而出的农村商业银行,有了新的产权制度优势之后,如何深化转型,进一步释放改制红利,增强发展原动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方向:坚持"三农"市场定位农村商业银行根在"三农",继续保持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不二之选"。一要立足于本土发展。力争经营战略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金融产品与地方经济需求相匹配,经营方式与地方经济格局相吻合。二  相似文献   
12.
胜利油田集贤输油站针对班组安全检查,开展了"上""下"互动安全检查活动。这种检查方式,一改以往安委会单独检查,而是邀请被查班组长、职工代表参与,使上级与下级在检查中互动,检查中不是单纯挑毛病,而是立足被查班组的所管的设备、场区、安全生产中实际,对查出的问题依据"病症",开出"诊方",予以指导,与班组共同协调解决,使问题得  相似文献   
13.
基于黄河流域2003—2018年绿色技术专利申请数据,运用空间分析和计量模型探讨绿色技术创新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差异逐渐缩小,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郑州、西安等城市化地区;(2)地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开放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创新活力、市场化水平、财政环保支持力度等因素对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影响;(3)Shapley分解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主要受经济发展、创新环境和政府行为影响,环境污染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相对较弱,这种影响机制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从上游到下游经济发展的影响贡献率梯次降低,而创新环境的影响贡献率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加强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管理,控制各工序的施工,针对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保证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论"新区域主义"的兴起   总被引:43,自引:8,他引:43  
苗长虹  樊杰  张文忠 《经济地理》2002,22(6):644-650
20世纪80年代以业,区域经济研究在西方经济地理学界迅速复兴,产生了被称为“新区域主义”的一系列理论和政策导向。文章介绍了“新区域主义”出现的背景,论述其特点及理论渊源,分析了“新区域主义”的发展脉络与新动向和政策导向,最后评述了“新区域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讨论了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在分析东北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东北地区人力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措施,以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过程中劳动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吴传钧先生是《经济地理》杂志的创办者,是杂志刊名的题写者。他是中国当代地理宗师、是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领路人。2018年4月2日是吴先生百岁诞辰。文章从几件直接感受先生处事待人的风采、直接聆听先生谆谆教诲的回忆切入,叙述了先生在专业方面是融会贯通的典范、在国际交流中具有感染朋友的气场,为我们营造了团结合作的团队文化,并反复强调"传承人文与经济地理事业的根本是首先学会做人"。总结和体会多年来吴传钧先生发展和壮大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事业的经典要领,包括对学科交叉综合的学术定位和经世致用的应用定位,他提出做好学问的关键路径是脚踏实地,而发展壮大事业的座右铭是"学业并重"。在梳理新时代国土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新特点的基础上,面向新时代对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要求,聚焦吴先生建立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新命题,对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讨论,即:充分认知"不充分、不平衡"发展的人地系统表现与成因机理,系统研究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的人地关系调控原理,推进"五位一体"、"四个全面"布局过程的人地关系响应规律,以及形成面向7大战略和3大攻坚战的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成果产出。  相似文献   
19.
樊杰  周侃  陈东 《经济地理》2013,33(1):1-8
党的十八大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为经济地理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与发展机遇.经济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国土空间格局成因与演变规律,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供了前瞻性的科学基础和科技支撑.文章结合近年来中科院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团队围绕国土开发的学术创新与应用实践,重点讨论了基于经济—生态—环境综合效益和生产—分配—消费立体系统的区域发展均衡模型,阐释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自然对人文作用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基于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方法尝试开展的综合地理区划,以及纳入面状形态完善点—轴系统理论和利用三种功能空间比例关系表达空间结构.研究与实践表明,从应用需求中凝练科学问题、在解决科学问题中推动学科建设及提升支撑应用需求的能力,是比较合理的学科发展方式.未来,按照十八大在国土空间格局中提出的“均衡、开发强度、空间结构、功能区、格局”等主题词,持续发展经济地理学,发挥经济地理学对国家战略决策的科技引领作用和支撑作用,实现学科建设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综合模型分析2010年全国2074个县级政府(不含市辖区)的财政收入空间格局,以泰尔L指数测度方法,对我国2000-2010年三大地带、各省分层次的县级财政差距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县级财政呈地带性分布,且与县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差异构成上,省内差距大于区际差异和省际差距,其中江苏、广东、辽宁、陕西、内蒙等省内差距较大,各直辖市、西藏、浙江、江西等省财政较为均衡,但其差距大小和该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并无直接关系;在走势上,财政差距整体呈现先扩大后缩小趋势,但地带间以及西部地区内部仍呈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