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14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9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1.
文章认为,信息化的本质是标准化,全过程、宽领域、多层次、一体化的两化融合需要标准化引领;两化融合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需要标准化解决;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给我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两化融合领域尚有许多标准化的空白地,要发挥我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的优势,从战略高度重视标准化的引领作用,务实推进两化融合。  相似文献   
22.
童有好 《资本市场》1998,(11):61-66
  相似文献   
23.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充分就业是各国地区)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目标,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创业是劳动者通过自主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市场就业的重要形式,同时可以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促进社会就业的增加.为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许多国家(地区)纷纷采取得力措施,鼓励自主创业,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4.
行业电子商务网站(简称行业网站)是面向国民经济中某一个或多个行业,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经营性网站。2010年末,我国B2B电子商务成交额达3.8万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占比最大,达到3.28万亿元:行业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9200家,显示出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勃勃生机。如果说综合网站覆盖面广,  相似文献   
25.
正确认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至关重要,目前及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为促进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应通过优化升级提升劳动密集型产业及产品的竞争力,加快推进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不宜盲目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向中西部转移,继续大力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服务出口。  相似文献   
26.
新型国际分工体系对经济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强大动力,由美国主导的沿信息产业价值链形成的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由于其具有的缺陷使美国新经济周期衰退过早来临。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也提高了各国经济活动的一体化程度,使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周期呈现出与美国同步化趋势。  相似文献   
27.
国外所散布的“中国制造威胁论”是别有用心的,中国制造不是中国一厢情愿推动的,而是客观经济发展的结果。目前中国还不是世界制造中心,只是区域制造中心。随着中国制造的快速发展,亚洲经济有望复兴。  相似文献   
28.
文章认为,当前我国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存在失衡现象,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市场经济伦理发展缓慢、法治经济建设滞后、资本至上观念广泛存在、人本精神较为缺乏、政府深度干预经济广为接受和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等。  相似文献   
29.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正处于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存在失衡现象。其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伦理发展缓慢、法治经济建设滞后、资本至上观念广泛存在、人本精神较为缺乏、政府深度干预经济广为接受和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等。为此,需要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治经济、不断创新和丰富以人为本的实现形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矫正。  相似文献   
30.
我国信息标准化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标准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信息技术标准制订的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的同时,标准的内容及相关研究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信息技术标准领域存在的差距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