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情局危机     
"奥巴马总统找情报官员谈事时,屋子里常站着24个人,这很说明问题,为什么总统找不到一个可以掌控一切情报机构的人来谈?多并不意味着好。"这是美国中情局前官员、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里艾德尔对美国情报机构去年底接连出乱子的点评。圣诞节炸机未遂事件和7名中情局特工在阿富汗被"双重间谍"设套炸死,让美国中情局等情报机构遭受空前质疑,甚至被美国媒体嘲讽为"很不专业"。尽管曾经批评美国情报机构缺少整合能力的奥巴马,1月9日对情报系统做出安抚的姿态,但舆论认为,这掩饰不了中情局成立60多年来存在的问题。中国一位研究情报安全方面的专家告诉笔者:"美国中情局现在面临的情报困境也是世界许多国家情报机构需要面对的问题,它的经验与教训很值得各国情报机构深思。"  相似文献   
12.
“堵车不堵心”,这句原来用来安慰司机的话,如今成了西方在华汽车生产商愉快心情的真实写照。让他们如此高兴的是,中国今年的汽车销量可能超过1700万辆。  相似文献   
13.
中情局危机     
“中情局错误可能会让人失去战胜恐怖主义的信心” 接连发生几起重大失误后,中情局成为美国媒体的靶子。美国《华盛顿邮报》以“情报机构的有效性和改革广受质疑”为题批评说:“如果不是炸机未遂事件发生了,奥巴马知道到哪里去找恐怖分子吗?由此可见中情局应该努力提高其情报搜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萧达  纪双城 《东北之窗》2010,(16):58-59
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激光炮已成为现实。美国海军秘密试验用激光武器成功击落无人机的消息一经公布,就被迅速称为是"一场武器领域的革命,将彻底改变未来战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内出现了另一个‘韩国’”,韩国《中央日报》引述该国企业家李昌燮的话表示惊叹。让许多国际媒体震动的是中国广东省日前公布的去年地区总产值突破了1万亿美元,几乎与韩国的GDP(约1.13万亿美元)持平。  相似文献   
16.
经济总量超过万亿美元,转型之路仍在摸索之中。  相似文献   
17.
英国倡导财富新贵要低调富二代引发的社会问题,曾让很多国家头痛。看一看各国谚语就会很清楚,如英文有句伟人的孩子难成器,西班牙文有句酒店老板、儿子富人、孙子讨饭,葡萄牙文有句富裕农民、贵族儿子、贫穷孙子,都与中国老话富不过三代的意思差不多。在英国基因再相逢网站此前进行的一次调查中,约有40%的受访者  相似文献   
18.
125年前,"德国制造"的标牌是英国人故意贬低德国商品的主意,没想到造就了百年后掷地有声的质量品牌德国在你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国家?虽然世界各国对德国印象并不完全相同,但"制造业大国"肯定是答案之一。根据最新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37.3%的网友对德国印象最深的是其"牛气十足的工业制造业"。实际上,125年前,  相似文献   
19.
纪双城 《国际广告》2011,(4):121-122
美国一家咨询机构最新发布的研究称,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产出最高的国家,这意味着中国不仅恢复了曾一直保持到19世纪上半期的全球最大商品生产国地位,而且把美国赶下已盘踞110年的这一宝座。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黑熊抱着玛丽莲·梦露、“哈萨克斯坦总统有话要说”、“马其顿也是欧盟成员申请国”、“不可思议的印度”——这些有趣的图片和标题对于西方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就是时常出现在欧美媒体上的“国家广告”。这些广告有释放善意的,有解释误会的,也有吸引游客的。类似现象这几年越来越多,它像一股洪流,在给西方媒体带来滚滚财源的同时,也在或多或少地撞击着西方人对这些国家的“传统印象”。但也有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与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硬广告”相比,发达国家“软宣传”的渗透力更为强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