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3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1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在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宏大事业中,人才培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回顾十几年来的信息化进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一问题的紧迫性。与网络建设、硬软件开发等方面相比较,应当说在人才方面的关注与投入是很不够的,以至在相当程度上,人才问题已成为信息化的最大制约因素。一、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信息化进程是与改革开放同步进行的。十几年来,信息技术在我国城乡各行各业得到了空前的普及,不论是技术人员的数量还是技术水平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就技术和环境(包括通信)而言,与技术先进国家的差距已经大大缩短了。比如世界硬件软件的最新技术,过几个月就出现在中国的市场上,至于技术信息的传人,更是迅速几乎达到同步了。  相似文献   
12.
电力企业在移动信息化技术方面也迈出了步伐,开展电力业务现场作业、物资与基建的现场作业、故障抢修等班组作业应用,本文主要讨论移动应用平台的运维和技术管控工作,为移动应用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种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内地31个省(市)数据为基础,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的本质及特征为依据,构建了一套区域“双创”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在控制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考察了各地区“双创”投入产出转化效率。研究显示,目前各区域“双创”效率发展不均衡,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除个别地区达到1以外,其它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效率缺损。最后,根据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大小,对31个省市的“双创”效率进行四分图归纳,根据归纳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为“双创”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国斌  陈禹 《中国市场》2013,(40):80-82,88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日趋明显,城乡经济割裂式的发展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的政策运行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巨大障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的十八大及时提出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旨在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互动模式提高城乡统筹水平,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发展"。基于此,通过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的研究经验,得出启示和思考并以此为指导,深入研究了七台河地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七台河县域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七台河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数字鸿沟与新经济趋势1998年以来,美国商务部连续发布了3份美国数字经济报告,对美国新经济特征及其原因做了详细的分析.美国新经济的提法或种种表现,其影响已经远远超越美国国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各国产业政策和管制措施调整的冲击波。最近,东南亚国家也对它们的数字经济状况进行了讨论。同时,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夫注和研究。尽管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不断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导致的“数字鸿沟”却正在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  相似文献   
16.
一、经济科学是否面临社会和经济现实的挑战?是否需要根本性的变革? 经济科学正在面临社会和经济现实的挑战,需要根本性的变革,这已经是许多同行的共识[1].从次贷危机的爆发到熔断机制的失效,国内外的许多现实事例已经充分表明,现有的经济理论,特别是主流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对现实的经济形势变化已经难以回应、无法应对.国外许多著名学者,如斯蒂格利茨、布坎南等已经多有论述,黄达[2]、李杨[3]等也有明确的表示.而持反对意见的学者也不少.他们认为:经济学并不需要根本性的改革,斯密已经把基本规律讲清楚了,问题是人们没有正确地执行.  相似文献   
17.
从MIS到ERP     
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起步是相当早的。在上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就把计算机列入了重点发展的领域。然而,遗憾的是,后来我们在应用方面落后了。究其原因,除了客观环境与外界条件之外,从主观方面来说,对于IT与应用领域的结合或融合重视不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仅仅把IT当做一种军用技术或科学研究的工具,而没有看到它对几乎所有领域,特别是经济管理领域中广阔的应用前景,没有看到信息处理水平速度与效率的提高将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深远影响。这就大大限制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更谈不上得到市场需求的强大推动。一、我…  相似文献   
18.
陈禹 《科学决策》2004,(8):35-37
在学习和领会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存在着对于定量指标的片面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20.
一、数字鸿沟与新经济趋势1998年以来,美国商务部连续发布了三份美国数字经济报告,对美国新经济特征及其原因做了详细的分析。美国新经济的提法或种种表现,其影响已经远远超越美国国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各国产业政策和管制措施调整的冲击波。最近,东南亚国家也对它们的数字经济状况进行了讨论。同时,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