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9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811篇
工业经济   151篇
计划管理   178篇
经济学   197篇
综合类   268篇
运输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96篇
农业经济   108篇
经济概况   322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408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贸易保护代价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中国贸易保护代价的实证分析张曙光张燕生万中心(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国家计委外经所)(海关总署政研室)本文是作者承担和完成的“中国贸易保护的代价”项目的部分主要成果。该项目是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委托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组织进行的。在研究中,丛亮、邵长毅...  相似文献   
62.
63.
我国农村教育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重视下,我国义务教育无论从普及率和资金看,都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从相关指标看,也已经达到了下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义务教育形势严峻,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经过调研,从一般原因分析,虽然我国教育资金在总量上还存在不足,但当前突出的问题是教育资金结构不合理,即新增加的财政资金不是流向农村义务教育,而是流向城市和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从深层次原因分析,是政府管理中存在某些制度性缺陷,阻碍了资金向农村教育流动。具体地说,就是"一级政府,一级学校"的办学体制,从"包干制"为基础的学费制度和以"基数法" 为基础的拨款制度。为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弱势群体"地位,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本课题对农村教育改革方向进行研究后提出:(1)在办学体制上,应当结合我国实际,吸收西方国家成功经验,采取"县级管理,多级政府分担经费"的办学体制,由中央、省和县三级政府分担农村教育经费。(2)从收费制到免费制教育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现阶段学校在分担教育成本、教育公平方面仍有积极作用。当前的主要问题不是取消学费,而是在稳定负担的前提下规范学费制度,同时尽快建立对低困家庭减免学费制度,将学费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实现义务教育上的公  相似文献   
64.
金融生态,指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社会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金融生态环境中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筑金融生态的有机整体.其中以征信体系为保障的信用环境是衡量、评价金融生态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所说的征信体系是指与征信活动有关的法律规章、组织机构、市场管理、文化建设、宣传教育等共同构成的一个体系,其主要功能是为信贷市场服务,但同时具有较强的外延性,还向商品交易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提供服务.在实践中,征信体系的主要参与者有征信机构、金融机构、企业、个人以及政府.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解决交易双方间的信息不对称,约束企业和个人自觉维护信用记录,防范信用风险,促进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5.
问题的提出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金融业的风险问题引起了全国上下的高度关注,我国金融业开始了以市场化为导向、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主要目的的金融改革,强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强调金融机构独立自主开展市场化经营.商业银行在经营机制、信贷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突出表现是在全国实施统一的信贷管理体制,加强信贷资金的集中管理,并提出信贷资金向优良企业、优势行业和发达地区倾斜的信贷营销策略.西部欠发达地区信贷资金的集中有其必然性,对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运行的影响是长期而深远的.本文在总结信贷资金集中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信贷集中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提出了如何看待信贷集中的几个角度,最后就有关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  相似文献   
66.
今年前六个月,我国纺织机械进出口总额为24.43亿美元,其中进口22.05亿美元,同比上升67.77%,出口2.39亿美元,同比上升67.83%,贸易逆差19.66亿美元。 2003年1-6月,纺织机械累计进口增幅比前五月下降3.19个百分点,增幅下降主要是受4、5月份进口持续下降的影响。纺织服装行业是受非典冲击较为严重的行业,但非典对这个行业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开始预计的那样严重。纺织服装行业所受冲击基本与疫情的发展同步,在疫情严重的3、4月份和5月中上旬影响严重;进入6月份后,负面影响逐步减弱。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正常的生产活动从7、8月份开始逐渐恢复。进入5月中下旬,由于非典疫情在全国范围内明显转弱,非典所带来的恐慌逐步平息。各种迹象表明,暂时受困的纺织经济重新启动,随着非典疫情得到  相似文献   
67.
2003年1—7月份,我国化纤制纺织品出口59.13亿美元,占纺织行业出口总额的14.31%,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6.11%,增幅比前六个月上升了0.48个百分点,进口41.97亿美元,占纺织行业进口总额的47.64%,同比增长11.29%,贸易顺差为17.16亿美元,占全行业贸易顺差的5.28%。当月出口额为9.93亿美元,环比增速继4、5、6月份的连续下降后,开始回升,增幅为8.98%。各月份的出口虽然波动较大,但累计金额同比增幅始终在上开,说明2003年1-7月我国化纤出口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68.
2003年8月份纺织工业经济运行的增速有所减缓,但运行质量却提高了,亏损面下降,盈利能力和资产运转能力都有所提高,产销率上升。截止到2003年8月,全国规模以上(下同)纺织工业企业总数为25090户,同比增长10.24%,其中亏损企业5847户,亏损面23.30%,以上指标均好于前7个月,总体健康运行。全行业实现工业产值(现价)79420767万元,同比增加21.82%,销售产值76863837万元,产销率  相似文献   
69.
经过了“非典”的洗礼,三季度纺织行业的运行质量继续提高。 一、总体情况良好 截止到2003年9月,全国规模以上(下同)纺织工业企业总数为25372户,同比增长10.69%,其中亏损企业5785户,亏损面22.80%,比前8个月下降0.5个百分点,总体健康运行。全行业实现工业产值(现价)91074615万元,同比增加21.71%,销售产值88282790万元,产销率96.93%,比前8个月上升0.15个百分点;销售收入85462513万元,利润总额2827093万元,利润率3.31%,比前8个月上升0.02个百  相似文献   
70.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大进大出格局,利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具体到服装行业,虽然8月份受到“非典”疫情影响,出口呈现受挫下滑态势,但到9月份情况有所好转,前三季度服装及衣着附件累计出口374.31亿美元,增长24.64%,进口10.50亿美元,增长5.00%。整体看来,今年服装外贸,正在逐步恢复,不会受到大的影响。下面就分别看看针织和梭织服装及附件的外贸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