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发展西部交通,加强西部与内地的政治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是历史上各个朝代强化国家统一、巩固中央集权制的有力措施。先秦时期:最初的交通形势先秦时期,有周穆王西游昆仑,与“西王母”(母系氏族部落首领)会于瑶池的传说,可表明连接西部与中原的交通道路当时是开通的。在上古时期, 还有一条早于丝绸之路的黄金之路(基斯泰商路)从内地通向中亚腹地,是民  相似文献   
22.
尔德井村把生态建设、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商贸业及农村能源建设组合成一个产前产后、投入产出相互依存转化.无废物、再利用的循环产业链,取得了生态与经济共赢的良好效益。创立了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在西北风沙区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3.
24.
25.
陕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与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各市县的产业发展、自然条件和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基础,对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已涌现出的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可归纳为八种建设模式;总结这些先进典型带有共性的、有普遍推广价值的经验,并予以理论概括,并探索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尚待处理好的一些关系和问题,有助于陕西乃至西部条件相似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事业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26.
五年来,西部地区所发生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成绩是比较大的,但毕竟是战略实施的第一个五年,尚属初期,许多老问题和老困难依旧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7.
生态足迹模型是一个很好的测度可持续发展的工具,能非常直观地表现可持续发展状况.比较陕西省1999-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存在生态赤字,说明其发展是以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为代价的,特别是对可再生资源(主要是草场)和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的过度开发程度已经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28.
利用1980~2006年间统计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就长期而言,进口、出口、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进口、出口、消费与投资分别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则是消费的Granger原因。从短期来看,三者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不断加快,且消费的短期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变化影响最为明显,进口和出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9.
贫困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之一。围绕贫困理论中贫困的定义、贫困线的确定、总体贫困程度的测定以及反贫困战略及政策的选择等问题,中外学者的研究具有不同特色。分析比较这些理论成果,对推动我国西部反贫困的进程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0.
陕西新农村建设的先期实践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苇 《农业经济问题》2006,27(10):59-62
本文依据调查点的产业发展、自然条件和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基础,将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已涌现出的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归纳为八种建设模式;总结了这些先进典型具有共性的六条经验;提出了在继续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尚待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