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0篇
经济学   33篇
旅游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农村城市化:"苏南模式"与"珠江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张敏  顾朝林 《经济地理》2002,22(4):482-486
“苏南模式”和“珠江模式”分别为我国江苏南部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代表了我国两种典型的农村城市化模式。文章首先探讨了“苏南模式”和“珠江模式”的农村城市化特征和趋势,然后从乡村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角度对两种模式下农村城市化的机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这两种农村城市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32.
中国城市集聚区的演化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中国大陆城市集聚区空间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根据城市人口分布Kernel密度对中国城市集聚区的空间分布和演化过程进行分析.中国城市集聚区自1949年的京津、辽中和长三角3个城市集聚区开始发育,到2003年其空间格局已形成"长三角-山东半岛-苏鲁皖边界"、"京津冀-中原-晋中"和珠三角等三大城市连绵区、11个城市集聚区和9个城市集聚发育区.从中国城市密集区的空间演变过程可以推测,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发育新的城市集聚区的可能性和数量都较为有限,城市密集区的演变趋势主要表现为:原有处于发育阶段的城市集聚区的进一步形成;原有城市密集区之间通过空间拓展出现空间衔接,并形成地域范围更大的城市连绵带.  相似文献   
33.
国内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城市贫困的界定、城市贫困的特征、城市贫困产生的原因、城市贫困的解决措施等方面 ,论述了当前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4.
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论述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中国城市化政策研究、中国城市化特征研究、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中国城市化过程研究、中国城市化空间研究、中国乡村城市化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全球化对城市化的影响研究、区域城市化研究等九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5.
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球化和长江三角洲发展态势看,未来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格局存在下述五大瓶颈问题. 首先,枢纽港统筹建设.长江三角洲是全国港口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深水岸线长,建港投资省,且拥有上海这一世界知名的大港,具有建设全球综合性枢纽港的条件.  相似文献   
36.
北京城市富裕阶层现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始于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政策打破了建国30多年以来形成的平均主义的局面,拉开了中国贫富之间的差距。进入90年代,在中国的大城市中形成了一个新的富裕阶层。本文从城市社会地理学的角度,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对北京市城市富裕阶层的组成、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  一、北京城市富裕阶层的界定与问卷调查  1北京城市富裕阶层的界定所谓城市富裕阶层是指收入或家庭资产普遍高于城市小康阶层的那一部分家庭或个人,其界定的标准是财富。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恩格尔系数40%作为小康标准的上限,而199…  相似文献   
37.
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顾朝林  李阿琳 《经济地理》2013,33(1):138-141,148
自2002年提出“城乡统筹”以来,城乡关系的调整进入新的时期.然而,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主导作用,往往表现为“以城统乡”的特征,在本质上都是建立在对农村土地、水资源、空间资源等的索取之上,其结果是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形成了半城市化形态,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问题.从“以城统乡”转向解决“三农问题”为先的角度,论述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应注重“减少农民、建设农村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也就是通过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方式使大部分农民城市化,同时提高留在农村的农民的素质,让农民在社会、文化与空间等多方面建设美丽乡村,并推动农业现代化、文化产业创新、第六产业经营等地方经济发展.在与城市资源互补的经济发展中提高农民收入,在均等的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中提高农村生活品质,达到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  相似文献   
38.
朝鲜的经济开发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重点介绍规划建设中的黄金坪经济区、罗先经济贸易区、清津经济开发区等8个经济开发区。研究认为:朝鲜具有特定的社会组织制度,勤劳朴实的文化传统,非常低价但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一旦开放并进入世界经济体系,肯定会进入一个特定的价值链体系中,因此经济开发区也就具备存在、发展和壮大的可能和条件。无庸置疑,朝鲜设置经济开发区一定是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也导致朝鲜必须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我国应对朝鲜经济开发区建设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对策,主要包括:帮助培训专家和管理人员,引导接触目标市场逐步获得发展机会,优先支持开发黄金坪、罗先和清津等3个经济特区,推动罗先经济贸易区向自由港发展,加快黄金坪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39.
经济全球化正在重塑全球的空间和城市体系,大区域规划、国土规划也越来越趋向于协同发展和全球问题导向,区域性和地方性特色正在逐渐丧失.在新一轮国土规划中,我们需要从新区域主义视角看区域规划的特色,关注区域特性研究,直面区域发展社会问题,综合平衡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重视物质规划以及不同层次的物质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40.
正当前的乡村已经由单一的承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转向承载多元发展复合功能,乡村规划需要向适应乡村发展的全面转型,乡村规划也需要从农业发展、村镇建设的条条规划转向农村现代化的全面转型。传统的村镇建设蓝图式规划、农业和土地利用的自上而下式规划、脱离农民意愿的精英式规划等均显现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