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6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7篇
运输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黄成收 《魅力中国》2013,(8):127-127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进入了新的生态环境建设阶段,且绿化成为了热门,绿化事业显现出所未有的蓬勃之势,城市的因林绿化快速发展中,使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变得更为重要。文章主要对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中的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2.
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规范以电动自行车为主体的非机动车出行是我国城市交通管理的棘手问题.本文针对当前以电动自行车为主体的非机动车交通的通行需求及存在的机非混行、行车乱序等问题,从保障非机动车通行空间、合理利用道路空间、优化车道划分以及改善出行者视距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基于路口空间优化的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提质...  相似文献   
43.
为了掌握我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信贷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经验和教训,研究今后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我们最近深入到部分县、乡、村作了一些调查,得益不浅。 一、我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区县、乡、村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体系应运而生。这些服务组织,坚持以管理为本职,以服务为宗旨,以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为目的,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和自身的力量,不断开拓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子,为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些服务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44.
在商品房买卖法律纠纷中购房者纷纷要求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文首先从商品房是商品、为自己居住而购房的自然人是消费者的分析出发,讨论了购房者的消费者地位,从而奠定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逻辑基础和理论前提。继而,讨论了惩罚性赔偿的法理和法律依据,对主张不能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观点进行反驳,分析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然后对商品房买卖中存在的欺诈行为进行界定。最后,对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中规定的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条件进行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45.
黄成 《中国信用卡》2023,(11):30-33
中国信用卡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将步入不惑之年,已成为拉动消费升级、扩大内需、助力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银行零售板块的重要战略布局之一。当下,信用卡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行业格局从前期“跑马圈地”期步入“精耕细作”时代,信用卡业务的短期经营压力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46.
处于创业期的中小企业迫切需要一套良好的中长期激励制度来帮助其实现创业期的过渡,员工持股计划(ESOPs)正是这样的一套制度。员工持股计划在具有制度性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制度性缺陷。针对员工持股制度的制度性优势和可能存在的制度性缺陷,从突出优势,弥补缺陷的角度出发,结合创业期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创业期中小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47.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金融衍生品大量进入国人视野.2007年由于股市处于牛市,股票的回报率达到10.6%,导致人们纷纷把钱投入股市以及各种金融衍生产品,但2008年次贷危机的以来,资本市场出现衰退,而这些理财产品也暴露出巨大风险.本文从一个名为KODA的金融衍生理财产品出发,由其金融衍生产品的高风险性以及人们为何愿意购买如此高风险产品的原因,提出对其风险的控制监管建议,从而使其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8.
49.
50.
黄成  王蕾  高昂 《技术经济》2019,38(5):57-67
基于已有关于主动反馈寻求行为的文献,以内隐领导理论为依据,探讨了领导主动反馈寻求行为的有效性及其对下属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通过对研究一98份前测问卷的初步分析和研究二204份领导下属配对问卷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领导主动反馈寻求行为会缩小下属观察到的领导实际特质与下属心目中内隐领导特质之间的差异,进而增强领导有效性,最终提高下属的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