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9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1篇
经济概况   2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主要阐述了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当前的信息管理技术,把其运用到工程项目管理当中,提出了运行的基本构架,指出了研究的重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瞻望。  相似文献   
12.
作为资本逻辑的揭露者和批判者,马克思不仅深入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内在矛盾,也揭露了人的异化,并提了出人性复归的积极路径。资本逻辑批判思想既是深入理解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点,也是深入理解当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一个关键视角,同时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逻辑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解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外在逻辑体系、内在价值体系、动态科学体系三个维度,以自洽性视角构建《民法典》规范不动产登记实务的有效框架,通过自洽性论证、自洽性破损的发现与修复,贯通自《民法典》起到不动产登记法律法规,再到具体操作规范的不动产登记一系列制度整体,强化《民法典》和不动产登记一系列,全面落实《民法典》立法精神,方便人民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保护不动产权利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吴春雷  黄欢 《企业研究》2011,(4):124-125
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现实经济活动中,社会责任需求信息是极度不完全的,消费者的社会责任需求信息的高度不确定性影响了企业社会责任供给的成本投入决策,这是导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整体上处于旁观阶段的根本原因。为了促进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需要将消费者对社会责任的偏好及其购买力转化的确定性传达给企业,这样才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在提高社会责任水平方面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鉴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盈余管理也表现出特殊性。采用案例分析方法,通过研究我国某大型集团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与动因,发现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主要是利用会计准则的自由空间、推迟确认收入、大量预提费用、利用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等,其动因则主要是政治动因、高管的变动、高管报酬和职业声誉及上市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综观中外杰出的企业家,往往既有雄才大略,又不失严谨踏实,在大气开放中追求精致和谐。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柳州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柳州供电局党委工作部署,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先锋+安全",与安全生产工作深度融合开展党员"三亮""三无"工作,持续比贡献、抓落实、降跳闸,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廉洁从业底线红线,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以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推动输电指标提升,为企业发展坚强助力.  相似文献   
18.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从本质来讲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提升,因为人力资源是一种战略财富,具有长期性、持久性和内生性.伴随我国企业整体实力的逐步增强,企业管理层要日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后备人才开发,对企业的管理和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意义.本文正式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系统研究基于胜任力素质模型的后备管理人员开发问题,探寻新时期企业后备管理人才开发的合理化对策,引领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从而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9.
于越洋  黄欢 《中国外资》2010,(19):39-39
在2010年9月“世界创新与投资促进平台”发布会上,陈以龙博士围绕“世界创新与投资促进平台”话题展开了汽车产业的主题演讲,并在会后与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CIPA)签订了合作备忘录。  相似文献   
20.
王桂芹  黄欢 《经济地理》2023,(12):231-239
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和国内外典型案例实践,构建了乡村“群落—空间—建筑”规划的理论框架,探讨了乡村规划驱动文旅融合的逻辑机制,提出了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和策略。研究认为:(1)乡村群落规划秉持“品牌+基础+风貌”一体共治,是指导乡村群落进行文旅融合价值共创、基础服务设施现代化转型和村落“三生空间”优化的思想力量,为后续的乡村空间规划与乡村建筑规划做好铺垫;(2)乡村空间规划推进“生态+生活+生产”和谐共生,不仅有助于文旅融合深入发展和乡村振兴深入推进,还能够为人类共同体提供绿水青山,储存金山银山;(3)乡村建筑规划追求“整体建筑风貌+公共建筑样态+民居建筑特色”多维共变,延续传统建筑历史风貌、展示公共建筑地域风情和塑造私人民居乡土特色,为文旅融合提供核心竞争力。基于此,便可形成乡村规划驱动文旅融合,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递推赋能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