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1篇
计划管理   21篇
经济学   49篇
综合类   5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61.
城乡统筹发展的机理与途径——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显著,科学统筹城乡发展意义重大.分析了相关理论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启示,包括发展经济学中的二元经济理论、城市规划理论、共生理论以及区域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以系统的思维和视角阐释了科学统筹城乡发展的机理.以重庆为例,探讨了科学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优化对外空间格局和内部空间结构,降低对外交流成本,建立可持续盈利空闻;土地、户籍、社保制度的整体变迁和创新;加强乡镇与企业、智力机构、金融机构对接和城乡间信息对接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62.
作者认为,中国区域分工从资源—技术型向资本—技术型的转换是制约西部经济地位变化的深层机制。提出西部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适应区域分工转型的要求,加快资本和技术要素的积累,通过对外开放,“穷朋友”的结合,结构调整的区际互补,有步骤地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  相似文献   
63.
64.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城市未来发展问题的核心 ,城市发展政策是影响各国、各地区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政策之一。作为中央集权国家 ,中国城市发展政策体系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这直接作用于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城市发展政策 ,从而对环境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5.
<正> 发展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大措施。最引人注目的是,1979年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决定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1988年春又进一步提出沿海地区发展战略。江苏省连云港市是我国14个沿海开放港  相似文献   
66.
发挥土地优势促进沿桥区域经济发展杨开忠陶然汪柏林(北京大学区域科学中心,北京,100871)如何抓住陇海-兰新亚欧大陆桥(即新亚欧大陆桥)给周围地区(以下称沿桥地区)带来的机遇,促进其经济发展,成为近年来国内讨论的热点之一。这里,我们仅就如何发挥土地...  相似文献   
67.
论知识可达性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可达性(knowledge accessibility)是指一个区域(国家、地区、城市)与其他有关区域(同样也包括国家、地区、城市)之间,知识流动(溢出)的便捷程度。知识分布的空间差异是理解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距的关键性因素。经济增长主要发生在产业集群高度可到达(可进入)的区位。从这个意义上讲,显示了区域经济增长过程的“区位依赖(location-dependent)”。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一国一地区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独立的。知识可达性的高低(或大小),反映了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进行知识交流的“机会”和“潜力”,而这种接触机会、接触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8.
什么是生态文明?一个地方自然生态好,是不是就是生态文明水平高?生态文明水平能够量化吗?能够替代GDP考核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吗?  相似文献   
69.
关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发展的现状,指出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制定恰当的公共政策,实现产业与人口发展的有机衔接。一方面,深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切实提高产业创新和升级能力;另一方面,抓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人才和劳动力市场衔接,实现产业与人口发展的无缝对接。从处理好人口、经济和生态关系的角度,提出要改变人口向首都过度聚集现象,就必须完善京津冀区域合作机制,提高周边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最后,围绕提升区域产业创新与升级能力、促进人口迁移与区域协同发展、有效疏导首都人口压力等问题讨论了相应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70.
经济圈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在中国具有这种意义的经济圈,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外,还有环渤海地区。如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杨开忠教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