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20篇
经济概况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围绕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展开研究,并利用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U形关系,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影响将由抑制作用转向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缓解金融资产配置的挤出效应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考虑以环境成本和贪腐成本为代表的非期望产出情况下,核算了中国省级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结合2000-2006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从出口企业、出口产品、出口市场和出口价格4个维度研究了政府治理对中国企业出口边际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治理虽然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集约边际,却也显著抑制了企业出口扩展边际,政府治理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带动更多体现在"量"而非"质"上;这一结论在考虑企业资本密集度、所有制属性和贸易方式后呈现出显著的差别化特征;政府治理能力和企业生产率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纳入政企间的交互影响后,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3.
贸易和非贸易企业在城市内部的区位差异体现了资源在贸易和非贸易部门的配置状况。然而鲜有文献考察城市内部贸易和非企业的区位差异问题。文章以上海市为例,使用随机匹配方法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2004年的上海市数据以及企业的街道水平地理坐标数据,考察了出口和非出口企业在城市内的区位分布状况。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来说距离城市中心更远,这意味着企业的出口行为显著影响了企业在城市内部的区位选择。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海关鞋产品企业层面的出口数据,考察了贸易中间商在出口中相对盛行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国家层面看,贸易中间商的经手份额与出口目标国的市场规模、制度环境呈反比,与出口目标国的关税水平以及中国到出口目标国之间的距离呈正比;从省市区层面看,贸易中间商的经手份额与中国各省市区的市场规模呈反比,与各省市区的中介市场发育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5.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务实合作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早期成果。本文利用1996-2014年期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并结合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对"一带一路"倡议是否能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进行了考察。实证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增长,且对出口数量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价格上升的影响,对异质性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同质性产品的影响,且对非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大于对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对我国与"一路"国家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对"一带"国家的出口促进作用。利用微观数据实证说明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确实有助于提振我国的出口贸易,区分不同类型进行实证拓展更论证了这一倡议的政策针对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美国大选之前加入TPP的原因,分析了美国大选之后的大转折,同时指出美国退出TPP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将融资约束的异质性居民引入到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模型中,考察货币政策对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货币供给冲击和负向利率冲击对收入差距有正向的影响,货币政策使李嘉图居民与非李嘉图居民的收入出现明显分化;(2)通过反事实研究表明李嘉图居民比例的降低和投资约束的放松都会加大收入差距的影响;(3)通过比较4种不同货币政策规则对收入差距波动和福利的影响,发现随着通胀和产出缺口敏感系数的增加,采用泰勒规则不仅能平滑经济波动还能减少收入差距和福利损失。文章通过对货币政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及机制进行理论研究与定量分析,为中国货币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集聚经济角度考察了城市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利用2000-2009年"中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库"、"BACI双边贸易统计数据库"、"CEPII引力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结合"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计算中国273个地级市4位数行业四种集聚指标及其出口到世界236个国家(地区)HS 6位数产品的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实证检验了不同的集聚模式对城市出口的二元边际的影响。本文发现四种集聚模式行业内专业化经济、行业间城市经济、行业分散度和行业竞争指数对于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外关于选择物流运输服务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了中欧班列始发城市铁路港货源吸引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Location Quotient(LQ)模型和海关数据计算了6个典型中欧班列线路的货源吸引力。本文为中欧班列运营方科学提高线路的竞争力提供借鉴,认为政府在推进中欧班列未来发展时,可以考虑减少目前过多的始发城市布局,将着力点放到大力推进港口服务和线路运营两个维度上,通过推进跨国铁路货物运输相关国际合作协议的签订和落地保证中欧班列运行的稳定性,通过简化和优化始发铁路港的通关规则和流程提高中欧班列国际货物运输的竞争力,通过始发铁路港设施设备的改造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同时,也为定量分析中欧班列货源吸引力的理论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皖江城市带2010年1月被国务院批复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本文综合分析了示范区内33家上市公司承接期以来的财务竞争力,发现整体而言,公司财务竞争力不强;但较之新兴行业公司,传统行业公司财务竞争力较强。这意味着可持续提升承接地企业财务竞争力的路径是:承接初期,更需重视传统行业公司高新化,因为传统产业对要素成本敏感,是承接地承接初期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其次是培育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还须理顺价值链体系,减少移入企业的价值替代效应,发挥其溢出效应和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