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44篇
工业经济   18篇
计划管理   112篇
经济学   120篇
综合类   46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549篇
农业经济   16篇
经济概况   199篇
邮电经济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0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当前,会展经济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但人们对它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会展经济不等同于会展业,它是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从公共经济学视角看,与会展经济相关的设施和服务属混合产品。应科学界定会展经济参与主体特别是政府的职能范围,引导会展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82.
在2008年1月14~16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上,UFI发布了《世界展览场地统计图表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该项研究着重于展览业的"硬件",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83.
中国会议型饭店现状和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议经济已经成为饭店业收入份额的主要增长点。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大量经济交流合作的需要,令人们的会议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会议经济被认为是继金融、贸易、展览之后,最具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目前,会议和展览已成为中国饭店业的重要客源市场,成为众多饭店关注的焦点。会议与展览业对相关产业高达1:9的拉动效应,给旅游、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84.
四川会展业起步并不晚——历届糖酒会便为成都创造了不少效益。也吸引了不少投资。但与99昆明世博会相比,就难免显得小巫见大巫——正是昆明这个近邻在会展领域的极大成功及此后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引发了我们对四川会展业的思考:在理论层面上,四川会展业怎样才能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实际运作上,四川企业、四川造产品该怎样利用会展窗口走出四川直至走出国门?面对越来越成熟的会展业竞争,面对西部大开发的空前机遇,四川会展何时才能“展”翅高飞?  相似文献   
85.
济东新棋局     
道路是城市的血脉,条路真能托起一个城市的明天。济南“黄金走廊”大经十路在今天的发力即是明证。  相似文献   
86.
《宁波经济》2007,(1):14-16
除目前公认的中国三大展览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以外,中国会展第四城将在深圳、大连、成都、宁波4个城市中产生。宁波会展异军突起,借助良好的基础条件和自身雄厚的产业优势,从政策环境、展览设施、城市服务、品牌展会这四个方面看,宁波争夺“中国会展第四城”锋芒大显——  相似文献   
87.
乌鲁木齐市作为西部商贸物流中心和亚洲中心,发展会展经济具有其自身的优势.本文分析了乌鲁木齐市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条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8.
《现代乡镇》2008,(5):48-48
第二届中国(南海)国际机床暨模具交易会2008年3月在桂城开幕,这是南海促进会展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的又一"实招"。"南海将通过展会云集巨头,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南海经贸局副局长谭国洪说。  相似文献   
89.
7月25日上午,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CEFCO)与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CIEF)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成都隆重举行,中国贸促会展览部部长顾超、中国会展杂志社执行社长倪玮代表双方签署协议,现场近800位会展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重要时刻。  相似文献   
90.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在投资管理模式、人才模式和服务体系模式上都有独特之处。投入运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也存在关联服务和配套设施亟待完善、带动效应不明显、本土展览知名度不够、展览公司规模小且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应采取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服务体系、联动发展会展旅游业、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以优势产业带动和孕育重点会展品牌等措施促进郑州会展经济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