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0篇
工业经济   14篇
计划管理   63篇
经济学   40篇
综合类   39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85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35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沉默作为单纯的不作为,因不具备表示意识,原则上不具有意思表示的价值。在无权代理法律关系中,被代理人选择沉默是意思自由的体现,因为其事先没有授权,所以事后也没有必须回答的义务。然而被代理人的沉默因法律或约定或交易习惯,可以被视为具有特定的法律意义,这是为了尽快解决代理法律关系中状态不明的情形,促进交易效率和安全的客观需要。除此以外,被代理人的沉默在客观上会创造一定的外观,如果相对人依此外观的表象,善意且无过失地产生了一定合理的信赖,那么就需要以表见代理的规则,由被代理人承担授权的责任,以保护相对人的信赖利益。  相似文献   
72.
随着社会的发展,危险源逐渐在增多,社会的分工也逐渐变得更加精细,社会上的各种情况变得逐渐复杂起来,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要对社会上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这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学校对学生也有一定的责任,必须加强学生的安全保障,因为不同的学校招收的人不同,并且培养的目标也有所不同,学生和学校都承担一定的社会风险,但是学校必须要保障学生的安全问题。文章主要分析和探讨危险分配和信赖原则在学校安全立法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3.
缔约过失责任的保护对象是信赖利益和固有利益。缔约过失责任损害赔偿既包括信赖利益的损失,也包括固有利益的损失。损害赔偿范围因受害方的损害类型不同而不同:固有利益的损害应当全额赔偿;其他损害仅限于信赖利益,且信赖利益不得超过履行利益。  相似文献   
74.
《合同法》以专章形式对赠与合同进行了规定,确立赠与合同为诺成合同,并规定了任意撤销权制度。本文对赠与合同特性进行简要分析,从特性出发阐明赠与合同任意撤销权存在的必要性。文章第二部分对理论上关于任意撤销权性质的几种学说逐一分析,并认为任意撤销权当属广义撤销权的一种。文章最后指出《合同法》赋予赠与人任意撤销权,但限制较少,容易造成受赠人信赖利益的损失,有必要引入缔约过失责任。  相似文献   
75.
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立法和判例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缔约过失责任既适用于合同未成立,被撤销,无效情况,也适用于合同有效成立的场合,其赔偿范围既包括信赖利益的损失,也包括固有的损失,然而我国法学界囿于传统理论,忽略了它的新发展,由此而产生两个重大错误,一是认为缔约过失责任仅是为了保护受害人的信赖利益,二是认为缔约过失责任仅适用于合同未成立,被撤销或无效场合,而不能适用于合同有效成立场合。  相似文献   
76.
行政合同作为行政行为之一种,目前在中国行政实务界已得到普遍认同、应用和推广。但我们现在却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行政合同在实践中广泛运用,可是立法及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在法律缺失的情况下,研究行政合同的原则显得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为了突出行政合同特点、限制行政主体的特权、维护公共利益和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缔结行政合同时应遵循:法定原则、合意原则、公开竞争原则、公益优先原则、诚实与信赖保护的原则和全面履行原则。  相似文献   
77.
78.
李敏  吴敏 《金卡工程》2010,14(5):202-203
一、瑕疵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理论依据理论上,对于瑕疵出资股东是否应当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学界有着不同声音,但大多数持肯定态度。关于瑕疵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理论依据,主要有欺诈说、代位权说、法定义务说等等。笔者认为,更为恰当的追究瑕疵出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的法理基础在于民事行为的信赖利益保护理论。  相似文献   
79.
信赖与假设     
人类成员之间建立信赖关系的过程,与科学发现的过程极为相似。一个科学原理的发现,首先要建立一个假说,然后对这个假说进行证实或证伪。人类成员建立信赖关系的过程,必然是从相互不了解开始的,因此也首先要建立一个假设。这种假设有两种版本:一种版本是"我既然不了解你,我就先假定你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另一种版本是"我既然不了解你,我就先假定你是一个不可信赖的人"。这两个类似于法学上"无罪推定"和"有罪推定"的  相似文献   
80.
传统的契约理论基于对个人决策自由的保护,排除任何契约之外的权力与义务的侵入。但是金融领域内的极度信息不对称,完全的形式平等正义已无法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信赖法则作为近代法律经济功能下的产物,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强调当事人之间的信赖关系和信赖利益,对于实现金融创新的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了保障。从金融合约缔结过程中信息获取与输出两个脉络分析金融机构应承担的信赖义务,金融机构在营销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客户信息收集的完全性与适当性,保证金融机构在营销过程中的适当性,而且应规范合约缔结过程中的信息披露义务和遵循的披露原则,保证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及完全性,确保消费者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