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70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33篇
财政金融   4671篇
工业经济   672篇
计划管理   1804篇
经济学   1947篇
综合类   682篇
运输经济   58篇
旅游经济   7篇
贸易经济   2258篇
农业经济   334篇
经济概况   190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7篇
邮电经济   1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535篇
  2014年   1256篇
  2013年   1119篇
  2012年   1091篇
  2011年   1360篇
  2010年   1188篇
  2009年   1482篇
  2008年   1430篇
  2007年   942篇
  2006年   742篇
  2005年   494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目前关于流动性风险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基于存款搬家现象的系统研究却没有,本文借鉴国内外流动性风险的研究成果,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提出商业银行通过预测贷款需求、存款来源以及客户提款需求、偏好转变来建立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从阐明资产证券化的涵义开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透析金融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经济的重要意义。分析资产证券化全过程产生的各种风险,探索性的提出其规避措施。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资产证券化构建理想的外部环境,初步设计出其在我国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3.
当前中国居高不下的储蓄率,加剧了资本流动性过剩。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相对过热,外贸顺差过大,消费相对疲软,三者相互交织使得经济增长缺少稳定性。缺少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从长期看不可持续,只有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刺激有效需求,才能有效缓解流动性过剩压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4.
封闭式基金的市场流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给出一个改进流动性指标的基础上 ,利用该指标对封闭式基金的市场流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 :封闭式基金市场流动性不存在周内效应 ,周内也无显著的变动模式 ;封闭式基金流通股本规模对市场流动性有显著影响 ,市场偏好次小盘基金 ;封闭式基金市场流动性总体上对基金折价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5.
关于证券市场与流动性过剩关系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了近五年的沉寂低迷之后,我国证券市场在2006年终于火起来.有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股市火爆,沪深两市市值增长171%,2006年末达8.9万亿元,今年年初更是一度突破10万亿.沪深两市代表性股指上涨130%.于是乎关于股价泡沫、流动性过剩成为人们谈论经济、股市的一大话题,似乎中国股市的此番上涨的直接动因就是源自流动性过剩之手.  相似文献   
96.
我国二板市场以开放式集合竞价的方式确定开盘价和收盘价,这种交易机制对流动性的保证较差。如何创新交易机制,保证二板市场的健康发展,即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
高妍方 《价值工程》2004,23(1):106-108
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实质是由于资产、负债的不匹配所导致的。因此,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能有效地控制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98.
论文利用2018年在中国东部、中部、西北部和西南部4个县(县级市)收集的400余农户数据,使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消费的影响,并从缓解流动性约束和缓解信息获取受限两个方面讨论了数字金融使用影响农户消费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使用会促使农户优化消费结构,调整消费倾向;同时,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主要通过缓解信息获取受限起作用,对消费结构的影响主要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起作用,而对消费倾向的影响则是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和信息获取受限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此外,数字金融使用对不同年龄段农户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数字金融使用对青年农户的家庭消费支出、消费结构和消费倾向都有显著影响,而对中老年农户的影响有限,仅对家庭消费支出和发展性消费占比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展现出驱动消费需求增长和促进消费升级的巨大潜力。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从微观视角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的整体影响、结构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提升了家庭的消费水平,对家庭线上消费和线下消费均有促进作用,且对线上消费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从消费结构的角度来看,数字经济推动了居民的中高端消费的发展,有助于消费结构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农村家庭、东部家庭、高收入家庭和有负债的家庭消费促进作用更明显。进一步验证表明,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提高家庭收入、缓解流动性约束、提升居民金融素养以及风险偏好来促进家庭消费。  相似文献   
100.
中国的高储蓄问题由来已久,降低家庭储蓄率、提高消费有助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文基于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研究了移动支付对中国家庭储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移动支付显著降低了家庭储蓄率。进一步研究发现,缓解流动性约束、信贷约束和扩大社会网络是移动支付降低家庭储蓄率的主要途径。此外,移动支付显著降低家庭为应对健康风险、医疗风险、失业风险、收入风险等不确定性而进行的预防性储蓄。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移动支付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在西部地区、四五线城市、农村地区更大。家庭特征异质性分析显示,移动支付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在农业户口家庭、中低收入家庭、低受教育水平家庭中效果更加突出。本文研究为理解中国高储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