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49篇
工业经济   25篇
计划管理   105篇
经济学   29篇
综合类   15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6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中国经贸》2006,(12):44-44
2006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2006年第92号公告,决定自即日起对原产于日本、新加坡和台湾地区向中国大陆进口的甲乙酮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根据商务部《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规定》的相关规定,有关利害关系方应当在本案立案后20日内向产业损害调查机关提出参加调查活动申请并进行参加调查活动登记。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2.
加强企业产品生产成本费用核算与管理非常重要,它是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有的企业平时只注重产品生产制造成本费用的管理,而忽视了产品设计中的成本管理,没有认识到产品设计成本与企业经济败益也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现笔者就产品设计中的成本管理现状,以及对其加强管理应采取的措施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43.
(一)内部审计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力量 公司治理结构是有一整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者、经理、工人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公司治理结构应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4.
一、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存在问题 (一)《会计法》得不到贯彻落实 从企业内部来看,《会计法》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落实,企业领导与会计之间的关系未理顺,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管理作用,仅仅把会计当作领导的核算“工具”。有部份会计人员由于自身的利害关系,对于明知违犯财经纪律行为,没有坚持原则,违心的“服从”,不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假账、错账层出不穷,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现在有一种说法“顶得住的坐不住,坐得住的顶不住”,就是对会计人员在企业所处地位的写照。这是造成会计工作质量下降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45.
《安徽农村金融》2006,(3):68-68
1、司法部于2006年2月21日发布了《公证机构执业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公证机构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设立公证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自己的名称;(二)有固定的场所;(三)有二名以上公证员;(四)有开展公证业务所必需的资金。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证机构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公证员追偿。该办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46.
审计是社会公众或其代表(国家)、投贤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授权或委托审计机构和审计专业人员,对公共财政收支或经营者(理财者)财务收支的合法、真实或公允、效益等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并发表审计意见的专业活动。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保持一种超然的独立性从而可以公正无私地发表审计意见来满足社会需求。没有审计独立性,审计工作就毫无价值,以满足公众需求的审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从审计职业界到监管机构,从AICPA的白皮书及ISB概念框架到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独立性征求意见稿都表达了这样的一种思想:审计独立性是用来保护公众利益的。但独立性究竟是如何保护公众利益的,则未予明确、具体的阐述。下面笔者将运用西方法学哲学界近年来广泛讨论的程序公平概念来探讨。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从我国通用的行政诉讼第三人概念入手,根据《行政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法所作的司法解释,对行政诉讼法中第三人概念的有关内容加以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第三人的概念,分析讨论了第三人的范围、种类及参加行政诉讼的方式。  相似文献   
48.
赵宏 《当代金融研究》2019,2019(2):179-192
2017年的“刘广明诉张家港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案”再审裁定中,法院首次使用德国法上的主观公权利和保护规范理论,释解作为我国行政原告资格基准的“利害关系”。从此前的“不利影响”到“主观公权利”,刘案对域外学理的吸收,对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判定发挥了重要的推进作用。除引发我们重新认识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外,主观公权利和保护规范理论对于重新考量行政实体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关联、原告资格与诉讼的整体定位关联,以及如何寻获权衡“诉权保障/防堵滥诉”的教义学基础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但刘案裁定对上述理论的适用仍旧存在值得商榷的不当之处,案件未尽问题也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49.
2019年年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消息,为进一步规范应收账款质押登记,保护质押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修订后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以下简称《登记办法》)。《登记办法》对于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登记要件和流程做了详细规定,已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本文以《登记办法》为线索,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实务的风险和相关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0.
熊缨 《中国审计》2008,(1):24-25
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产权结构相对复杂。从完善产权结构角度保障上市公司各产权主体利益,会涉及到多方利害关系集团的切身利益,短期内难以实现。由于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对特定的产权制度具有保障作用,本文从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角度,思考如何解决两者的恶性循环,从而实现对上市公司各产权主体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