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43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13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2篇
农业经济   24篇
经济概况   22篇
邮电经济   1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51.
余凌英 《魅力中国》2011,(21):160-160
关于利用伪造的银行存单来作抵押的诈骗货款行为的定性问题,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这一行为应该被定为金融凭证诈骗罪,另一种认为这一行为应该被定为贷款诈骗罪,最后一种观点认为这一行为是金融凭证诈骗罪还是贷款诈骗罪要看行为者的本意来决定。本文结合实际的案例来对使用虚假银行存单贷款诈骗行为的定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2.
53.
54.
我于2003年4月5日到本县工行某储蓄所办理了1万元定期一年储蓄,该所工作人员薛某向我交竹了存单。今年到期后,我去该所提取存款时,该所工作人员发现我这张存单大写栏目为“壹万元”,小写为“1000元”,遂认为“万”系“千”字的误写,“1000元”是正确的。储蓄所提供了其工作人员薛某为我代写的存款开户书作为证据。而我坚持自己存款数额确为1万元,且在存款时我亲自填写了存款开户书。我多次与银行协商未果,请问,这种情况下应以哪个数额为准?  相似文献   
55.
最近,笔者到某农村信用社检查,发现该单位职工用“上岗风险抵押金存单”质押借贷款的现象十分普遍,笔数比较多,数额比较大。经了解,“上岗风险抵押金存单”原来是该社为约束和激励在职干部职工干好本职工作,要求每人缴纳一定数额的上岗抵押风险金,单位向个人开立不定期限的定期储蓄存单。该存单由个人保管,不计息,不能提前支取,但可用于质押贷款,而且年终视个人业绩和本单位经营情况按缴纳额分配红利。从单位要求个人缴纳上岗风险抵押金,到职工用“风险金存单”质押借贷,表面上合情合规,但其中存在的弊端和危害却不可小视。要…  相似文献   
56.
存单质押贷款开辟了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新渠道,增强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提高了邮政储蓄机构的盈利能力、综合竞争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是邮政储蓄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变的重要探索.制约邮政储蓄存单质押贷款业务的主要问题是:业务开办范围狭窄,质押方式单一,信贷业务品种单一.改进建议是:扩大业务覆盖范围,适当浮动邮政储蓄质押贷款利率,扩大基层网点信贷员的质押贷款审批权,充分发挥邮储政蓄质押贷款功能,开发部分抵押和无抵押信贷产品,改善邮政储蓄银行的资产结构.  相似文献   
57.
58.
英姿  博闻 《云南金融》2011,(6):32-32
如果说到质押贷款,一般人都会知道,它是以客户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存单、保单、国债等做质押,从银行取得一定金额的人民币贷款,并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一种贷款业务。而且它也是目前最为普遍使用的一种贷款形式。  相似文献   
59.
第一:接力储蓄 你可以选择:12存单(一年期)、36存单(三年期)、60存单(五年期),然后存单到期时把本金利息加新投入的钱又转存。如:12存单,每月1单,1年12单,第2年开始每月都有1单到期,每一单到期后,再把此单的本利存成新的一单,由此重复。那36存单,60存单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60.
<正>第一:接力储蓄你可以选择:12存单(一年期)、36存单(三年期)、60存单(五年期),然后存单到期时把本金利息加新投入的钱又转存。如:12存单,每月1单,1年12单,第2年开始每月都有1单到期,每一单到期后,再把此单的本利存成新的一单,由此重复。那36存单,60存单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