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16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15篇
综合类   7篇
贸易经济   11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外经贸财会》2004,(12):52-52
第一条为加强对外劳务合作管理,规范对外劳务合作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外派劳务人员合法权益,提高对外劳务合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对外劳务合作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相关法规,制订本办法。  相似文献   
52.
对外经济贸易在匈牙利国民经济中历来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这一地位日见加强。因此,匈牙利十分重视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并且把改善对外贸易的交换比率和经营体制作为改革的主要目标。七十年代,世界经济形势动荡,特别是1973年世界范围的能源价格暴涨,这对缺乏国内资源而依赖对外贸易程度又较深的匈牙利来说,十分不利。这期间。  相似文献   
53.
薛言 《国际市场》2004,(8):28-29
虽说已进入耄耋之年,WTO上海研究中心主任汪尧田还是那么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还是那么倾注全部精力,为中国的世贸事业辛勤地忙碌着。欣闻中国与欧盟兴建一项法律合作项目,笔者日前采访了汪老,他说:中国一欧盟法律和司法合作项目旨在通过多方面工作促使法治观念在中国获得更好的加强。  相似文献   
54.
张蕾 《浙商》2006,(5):122-123
我国加入WTO以后.特别是2004年7月9日起实施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进一步放开了外贸经营权.为大量中小企业开启了对外贸易的大门.但是.中小企业在业务拓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瓶颈制约.  相似文献   
55.
随着入世“过渡期”的提前结束,中国履行了入世的承诺。法规制度与WTO规则接轨,仅在入世4年多的时间里,就修改了2000多项法律法规,并废除了800多项法规。如,2004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其中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范围扩大到个人、改审批制为备案登记制。与此同时,一批相配套的法律法规逐步出台,这些都是值得对外贸易企业高度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进出口业务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6.
历经3年论证与修改.历经期待与呼唤.新版(对外贸易法)立法终于尘埃落定.2004年4月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新版(对外贸易法),并将于2004年7月1日正式实施。从1994到2004.(对外贸易法)十年过渡,旧版成新版。十年间.风云变幻,新形势新情况不断出现,切尽在变化之中,不能适应变化者.必须替日更新,(对外贸易法)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57.
从7月1日起,新《对外贸易法》开始正式实施,也是从这一天起个人可以名正言顺地做“洋”生意了,在阵阵欢呼声中,拒绝个人迈入的外贸大门是否真的完全打开?外贸真的自由了吗?  相似文献   
58.
新贸易法的修订,由于更多是一种中国对于入世承诺的回应或者是一种与国际惯例的接轨,因此对于处于独特市场定位和产品结构样态的出口型企业而言,可谓喜忧参半,一言难尽:  相似文献   
59.
《中国经贸》2009,(9):24-24
为帮助中国企业、相关机构和组织更好地了解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制度及具体做法,客观认识和掌握国际市场环境,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提示中国出口企业防范国外贸易投资壁垒措施所产生的风险,同时,依据WTO有关规则,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及投资环境,表达中国政府和产业的关注,商务部依据《对外贸易法》和《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发布《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09》。这是商务部自2003年发布首期《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以来发布的第7期年度报告。  相似文献   
60.
行业协会与商会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行业协会、商会发展迅速,但二者法律地位不明确,职能存在交叉,大大妨碍其功能的发挥.本文主要围绕行业协会与商会的关系展开分析,呼吁有关法律的出台,明确二者的法律地位,以求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