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0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80篇
财政金融   7722篇
工业经济   3318篇
计划管理   6607篇
经济学   5068篇
综合类   1414篇
运输经济   599篇
旅游经济   12篇
贸易经济   5254篇
农业经济   3556篇
经济概况   8052篇
信息产业经济   46篇
邮电经济   30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660篇
  2014年   2087篇
  2013年   1620篇
  2012年   1957篇
  2011年   1966篇
  2010年   1769篇
  2009年   1939篇
  2008年   2399篇
  2007年   1833篇
  2006年   2011篇
  2005年   2313篇
  2004年   1594篇
  2003年   2169篇
  2002年   2190篇
  2001年   2406篇
  2000年   2899篇
  1999年   1273篇
  1998年   1602篇
  1997年   1652篇
  1996年   1217篇
  1995年   799篇
  1994年   773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380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77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王小朋 《经济师》2003,(3):23-24
文章指出 ,效益型公共财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使之取得良好的效果 ,就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其主要包括 :理财观念的转变 ,“财政收支”体制改革 ,信息化建设和建立财政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92.
李成旺 《经济论坛》1997,(23):38-39
国企改革与就业观念的更新□李成旺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而且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  相似文献   
993.
李树 《经济纵横》1990,(12):47-52,46
<正> 当前,我们不仅处于过渡的经济体制下,而且还处于体制改革所推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转换之中。发展模式转换表现在方方面面:整个经济工作的指导,正在“以产值、产量为中心”转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经济管理,正在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资金投入方式,正在由国家为主体的无偿投资,向以企业为主体的银行信贷转变;扩大再生产形式,正由新建、扩建的外延发展为主,向挖潜改造、引进技术装备、企业联合兼并内涵发展为主转化;经济结构,正由区域门类齐全、自求平衡、趋同化发展,转向发挥优势,强化竞争,提高产业关联度,协调发展。我们的经济处在这种体制和发展双重模式转换的过渡阶段。这种转换又不可能“齐步走”,进展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些工作指导上的认识不够一致,发展不够协调,措施上不够配套,是在情理之中。因此,整个的经济工作,必须树立这种“过渡”的意识:从总体来  相似文献   
994.
短短20余年春花秋实,中国人奇迹般地挥手作别短缺经济,整体上迈进了小康,国民整体收入水平迅速提高。根据中新社报道,目前中国基尼系数约为0.39,已进入国际公认的收入分配警戒线。贫富过分恳殊,两极分化严重,必将损坏社会公正,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针对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出现,我国政府结合分配制度改革实践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重要原则。问题的解决需通过标本兼治,建立机会平等的社会公正,改革与收入分配制度相关的政治体制,最大幅度地减少不正常、不合理收入分配现象,彻底破除平均主义观念,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行为,真正实现效率与公平的辨证统一。起点、终点力求平等,先富、后富同富而不同步。  相似文献   
995.
我国的会计改革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步步深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的会计改革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当把握机遇,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在积极促进会计国际协调和巩固我国会计改革成果的同时,针对我国企业的现状和问题,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完善和统一会计标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6.
1996年《行政处罚法》第16条关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建立,为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供了法律基础。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核心就是将行政处罚权从行政管理机关所拥有的行政权力中剥离出来.单独划归特定机关或专门机关统一行使,以求在行政权力内部形成行政管理权与行政处罚权的分离与制衡,促进行政效率与公平。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综合执法改革在实践中虽已取得了不少成效,  相似文献   
997.
998.
本文通过对我国外贸体制发展史的简单回顾,提出了在新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应转变观念,强化改革措施,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999.
The demand environmen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innovation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motive force of the innovation. The demand causes the desire: the desire forms the motive force; the motive force inspires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the innovative thinking becomes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and the innovative practice.finally, meets people's demand.  相似文献   
1000.
统计方法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炳林 《经济论坛》2007,(2):109-111
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和网络化,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安全性,将成为各国金融管理当局的焦点。各国金融政策的制定对本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入深层次改革的攻坚阶段,其间涉及的问题多样,如监管体制的转型、金融风险的防范、金融工具的完善、银行坏账的处理、上市公司股权和治理结构的完善等。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以定性分析为基础,利用统计方法对有关金融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检验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对经济发展进行预测与决策。作者参考了1997年至2003年10月《金融研究》中所有文章,并对这些文章进行了分类,探讨统计方法在金融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