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2篇
经济学   21篇
综合类   16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32.
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旨在把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形式的政治运动和"运动武治理"作为一个整体,印"国家运动"来研究,并力图以政体为中心为国家运动的形成和变异提供一个整体性解释.本文认为,继承革命遗产,并适应推进赶超型现代化的需要,新中国诞生的是革命教化政体.基于该政体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所面临的强大绩效合法性压力,以及该政体所提供的组织和合法性基础,国家能够不时打破制度、常规和专业分际,强力动员国家所需要的社会资源,于是形成国家运动.尽管国家能够根据社会改造需要而不时变换国家运动的基本取向、变革目标或动员范围,但由于目标置换、政治凌驾专业和异化等因素的制约,任何一个国家运动都不可能永续发展,而只能与常规社会治理方式交替发生.随着国家卡理斯玛权威的常规化,国家运动在总体趋势上会越来越温和,发生频率越来越低,直至消亡.  相似文献   
33.
洛克的有限政府思想,在人类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尽管囿于当时历史的局限性和洛克本人的阶级局限性,洛克的有限政府思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它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现代国家的组建和运行.  相似文献   
34.
本文收集了2001年和2004年41个园艺产品主要贸易国的相关数据资料,采用面板数据建模技术检验了政体、政党、政策、文化、经济、地理区位等因素对我国园艺产品出口的影响程度.通过对加入世贸组织前后我国园艺产品出口额的对比分析,测算了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园艺产品出口的影响程度.主要结论为:政体、政党、政策、文化,经济、地理区位等因素对我国园艺产品的出口有显著影响;实证期内,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园艺产品出口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5.
“两保两挂”等财政政策是我省对市县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5年陆续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文着重对进一步完善此项政策的有关问题,作些研究。  相似文献   
36.
生产政治指涉的是企业内部管理权力与工人权利之间的不同关系的经验过程,管理权力与工人权利之间的关系一旦结构化而定型,就形成了一定的生产政体,即生产领域中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企业变革是一个深刻的制度变迁过程,这就意味着中国具有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依托发轫于西方的生产政治理论和各自不同的经验观察,海内外学者围绕生产政体模式和生产政治的经验过程展开了一场持续的对话,这不仅意味着对中国经验认识的深入,而且意味着生产政治理论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37.
自古以来,公正既是伦理的又是政治的范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和《政治学》中均有关于公正的详细论述。亚里士多德对于分配公正以及实现它的政体条件的相关论述对我国当前分配制度改革的现实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8.
汪建华  孟泉 《开放时代》2013,(1):165-177
布洛维“生产政治”的视角强调不同生产政体在形塑工人反抗方面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效果。但本研究对新生代农民工集体抗争案例的分析表明,在生产政体本身的规制作用之外,新生代农民工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特征重塑了其对不同生产政体的体验,并在与各种生产政体的结合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活形态、团结纽带和动员方式,因此本文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政治意涵。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体验,锻造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三种抗争模式:同事一同学关系为基础的增长型抗争、原子化的底线/增长型抗争、群体性骚乱。每一种抗争模式都构成对世界工厂独特的挑战。  相似文献   
39.
文章探讨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政绩合法性。作者认为,这一概念不仅决定了中国历史的模式,还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政治形态。政绩合法性有着内在的不稳定性,因为它承载着具体的承诺,而一旦做出的承诺没有兑现,政治危机将接踵而至。当一个现代国家的政权主要基于其政绩时,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因为现代政体往往并非以稳定为目标,而是注重发展,并且会做出过多的承诺。因此,尽管当前的中国政府做出大量努力以改善政绩,增强其合法性,但除非它建立起以法治选举为基础的合法性,否则当中国经济放缓时,它仍将可能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相似文献   
40.
赵晶 《黑河学刊》2011,(5):52-53
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政治学的核心问题,获得公民资格进入国家的条件是什么,不同的国家形式对公民资格有什么样的要求,在人类政治思想的最初亚里士多德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即使今天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