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5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44篇
财政金融   466篇
工业经济   190篇
计划管理   905篇
经济学   1306篇
综合类   425篇
运输经济   55篇
旅游经济   79篇
贸易经济   858篇
农业经济   699篇
经济概况   894篇
信息产业经济   9篇
邮电经济   9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93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373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89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66篇
  2008年   449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随着欧美企业竞争重点由原来的"低成本"向现在的"产品差别化和低成本并重"竞争的演变,企业生存与发展对雇员人力资本和主动合作的依赖性不断增强,这缩小了雇主和雇员之间谈判力差距,企业内部劳资关系管理也逐渐由"压制式"管理走向目前以核心雇员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我国政府应引导企业适应目前世界市场的"低成本和产品差别化并重"的竞争,促使企业由"低工资"竞争转向人力资本竞争,使雇主有动力改善企业内部劳资关系管理。  相似文献   
942.
周丹  鲍巧玲  李志新  宋文杰 《城市发展研究》2022,29(2):中插27-中插32
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小城镇需要承担起对接城市、辐射乡村的纽带作用.实践调研发现,我国大量小城镇因商贸而生.商贸空间是小城镇的重要功能空间,也是小城镇的活力所在.合理布局小城镇商贸空间,有助于提升小城镇商业吸引力、集聚人气,也有助于促进乡村地区的公共交往和文化传承.从小城镇的历史沿革入手,回顾不同历史时期小城镇商...  相似文献   
943.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全面兴起并形成一股浪潮迅速席卷全球。进入21世纪前后,新贸易保护主义本身从形式到内容又发生了相当明显的变化,并继续沿着一定的趋势演变。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同时,一些贸易理论流派和学术主张也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提供了理论渊源和动力。在未来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将会以较高的频率发生。在策略上主动、积极地运用多边贸易体制所允许的合法手段保护自己特定的产业,同时在战略上将目前的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是我国应对目前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944.
轨道交通站点步行接驳路径特征研究,对提升轨道交通承担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百度时空大数据API,运用空间分析法、情景模拟法、视觉语义分割法,以天津市营口道站点为例,构建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点步行接驳路径特征分析方法,挖掘步行接驳路径特征并揭示成因,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对策。研究表明,目标站点步行接驳效率南部高于北部,具体表现在路段重复率分布均匀度南部大于北部,差异路径分布数量北部多于南部,超过3/4路径的非直线系数偏高;除站点周边区域外,接驳路径品质西北部优于东南部,具体表现在西北部视觉出行环境建设最优,区域整体设施服务水平良好。根据步行接驳路径特征,提出路网结构调整、道路断面优化、出入口调整、绿化品质提升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945.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兼具“节点”和“场所”双重特征,通过回溯和系统梳理“节点-场所”模型提出及发展演变历程,深度剖析该模型应用拓展和发展脉络,将其分为“模型提出与完善、与TOD交叉融合、三维拓展”3个阶段,并对其应用和优化拓展方向进行讨论和反思。研究认为,源于欧洲城市再开发背景下提出的“节点-场所”模型具有定量分析优势和弹性评估框架,国内外学界从最初的单纯描述发展到站点分类和预测,逐步发展研究对城市再开发的推动作用,并与TOD理念进行互补和联动,但该模型在我国本土化应用实践中还需要继续加强国内城市站点地区持续性跟踪实证研究,应重视实地数据调研和网络数据校核,以期更好地促进轨道交通网络和站点全面融入到城市更新过程。  相似文献   
946.
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术转移政策演变过程、趋势与问题, 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术转移发展的4个阶段及特征,阐释了重心下移和市场驱动等政策趋势,指出了放权不够、协同性较差、执行力不够、考核不严等技术转移政策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政策协同、下放权力、市场导向、高位推动完善考核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47.
当前,我国高校处在发展方式转型时期,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业型大学发展是大学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从历史发展视角看,大学与企业关系经历了分离—结合—联盟—新企业衍生4个阶段,实现了技艺累积—技术交易—协同创新—创业发展的转变。这一发展方式促进了大学功能的扩展,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对我国大学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8.
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具有促进和胁迫效应,而生态环境对旅游经济也具有承载和制约效应。本文以党的十九大关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为指导,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05-2015年黑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动态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黑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函数和综合发展指数均呈现出波动上升,耦合协调度表现出稳步上升趋势,协调等级逐步提升,耦合协调关系密切;在空间上,各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函数、耦合协调度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协调区域的内部发展差距在扩大,各个区域协调发展空间演变的基本格局变化不大。从总体上看,尽管黑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在提高,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很显著。实现二者的和谐共生发展需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树立理念、健全和落实生态保护制度、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49.
以创智共享平台(以下简称“IPEI”)为基础支撑,盘整融合各类优质创业资源,实现打破时空限制、提升“双创”服务水平、打造良好“双创”环境的目标,达到创业人才、创投资本、创业资源等资源自由流通与高度匹配的目的,助力“双创”工作的提升.  相似文献   
950.
武陵山片区地处我国中部和西部交界地带,是我国新时期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区,以武陵山片区65个县域为研究对象,构建武陵山片区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体系,对武陵山片区65个县域2006-2015年间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武陵山片区65个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最后提出武陵山片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