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0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9篇
财政金融   1597篇
工业经济   281篇
计划管理   1977篇
经济学   1991篇
综合类   1111篇
运输经济   62篇
旅游经济   11篇
贸易经济   2008篇
农业经济   392篇
经济概况   1896篇
信息产业经济   24篇
邮电经济   1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703篇
  2013年   661篇
  2012年   795篇
  2011年   885篇
  2010年   860篇
  2009年   834篇
  2008年   984篇
  2007年   978篇
  2006年   803篇
  2005年   710篇
  2004年   371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327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灵活运用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分配方式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抽象地、孤立地讨论分配方式 ,而必须把分配方式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中 ,特别是所有制关系中去研究 ,以便揭示出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分配方式。由于我国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这一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据此 ,我国的分配制度必然就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相似文献   
12.
13.
电力的科学发展观,我觉得主要是节能,环保,支持可再生能源。如果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落后地区县镇失业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红 《科学决策》2003,(10):29-32
目前对失业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失业理论的研究.二是对我国失业性质、原因的探讨和对反失业政策的梳理和建议.三是对特定失业群体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工人以及近年来出现的高知识群体失业问题的就业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5.
姜杰  谢立伟 《福建金融》2003,(10):28-29
随着财政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财税库行等部门之间建立资金清算与信息传输网络,采用更科学、高效的处理手段和管理方式来处理现有业务已成为国库工作中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国库横向联网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总体发展目标和具体升级模式。  相似文献   
16.
《首都经济》2004,(12):33-33
从商务部公平贸易局了解到,目前新修订的《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已经结束了社会意见征求阶段,拟定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7.
黄湘源 《环球财经》2004,(12):22-22
估值标准盲目地实行单向接轨对于中国股市来说.不仅意味着自我的迷失而且还意味着公平和稳定的牺牲,意味着这一代投资者将无可避免地成为接轨的埋单人。  相似文献   
18.
19.
胡小坤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3):175-178,181
从理论上说,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应当遵循成本分担原则和教育补偿性原则;从现实来看,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所涉及的巨额成本和我国的财政状况使得传统的国家包揽式制度安排难以为继,因此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成为现实的必然选择。现代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的责任是在讲求效率的基础上保障社会公平。然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完全的市场化,更不能流为政府转嫁负担的一种方式。政府的责任在于社会公平和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张驰 《活力》2005,(5):111-111
重组是指企业因发生财务困难、暂停营业或有停业危险时,经法院裁定或债权人自愿,对企业进行整顿使之复兴的行为。企业重组的目的并不在于公平分配债务人的财产,而是在于清理企业债务,防止或避免企业遭受破产的厄运,维持企业的存在,使将解体或破产的企业有重整旗鼓、恢复生机的机会,以调整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